设为首页

网站首页

职业资格分类

少儿考级

技工证书

合作申请

考证须知

证书查询

站内下载

合作单位

调整新版职业资格证书工本费..
JYPC职业资格证书照片采集..
关于全国统一调整收费标准的通..
关于规范JYPC职业资格考试..
关于暂停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新..
关于调整职业资格考试范围的公..
关于统一收取悬挂式证书工本费..
证书
编号
身份
证号
考试
项目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 
 当前位置:佛教典籍 >> 佛学综合

佛说四十二章经浅释

添加时间:2013-2-15     浏览次数:[4637]    [ 字体:   ]


法界佛教总会.DRBA Logo

佛说四十二章经浅释

化老和尚讲述

经文上一页目录

 

◎一九七四年宣化上人讲于美国加州三藩市金山禅寺

开经偈
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
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

悬谈

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,这部经的名字有七个字,这七个字有通、有别。通,就是这一个“经”字,这是个通名,佛所说一切经典的通名就叫“经”。在“经”的上边又有一个别名,别名就是这一部经自己的名字,是一个特别的名字,和其他经不一样的名字。就好像我们人都叫人,这是一个通名;人又有自己的名字,姓张的叫张某某,姓李的叫李某某,都有一个自己的名字。佛说经也是这个样子,有通名,有别名。

“佛说四十二章”是这部经的一个别名,别名里边又分出来这部经是人法立题。“人”,佛是人;四十二章经,是“法”,所以叫人法立题。这部经是佛所说的法,佛的弟子在结集经藏的时候,把它一章一章地结集在一起,这也可以说是佛的语录,把佛所说的话聚集在一起,成为一部经。四十二章就是四十二段的语录。

这是最初传到中国的经,由迦叶摩腾、竺法兰两位尊者用白马驮经到中国,在洛阳那儿就造了一座白马寺。白马寺是皇帝造的,就是在汉明帝的时候。

汉朝时,佛法就传到中国了,这是佛教在中国最初的一个开始。可是当时中国盛行的是道教,佛教传到中国时,道教有一些道士就生了妒忌心,对皇帝说:“佛教是假的,是外国的宗教,不是中国的,所以不应该令它在中国流传,要把佛教赶出去!若不把佛教赶出去,就要来比较一下。”

怎么样比较呢?就是把佛所说的经典和道教所说的经典,放在一起用火烧。谁的经典若烧了,谁就是假的;谁的经典若烧不了,就是真的。

当时道教有一个道士叫褚善信,他是道教的首领,带着五百个道士把道教的经典、灵文都放在一起,就祈祷太上老君说:“道德天尊哪!您一定要显大灵感,令我们道教的经不要烧了,让佛教的经烧了。”

当时的道士很多有神通的──有能腾云驾雾的,有能飞天遁地的,有能隐形的。隐形就是你这么看着他在前面这儿,忽然间就没有了!这么样有本事的道士都有。他能藉着遁法──奇门遁甲就逃跑了,藉着道教这种的符呀、咒呀,就有很大的神通。

可是这时候用火一烧,怎么样呢?佛教的经典都没有烧着,都放光!佛的舍利也放五色的光,经典也放光到空中,好像太阳照耀世间似的。

而道教的经典呢?一烧就烧着,都被火烧没有了。能腾云驾雾的,也不能腾云,也不能有神通了;能飞天的,也不能飞天了;遁地的,也不能遁地了;能隐形的,也不能隐形了。他们的符咒也都不灵了,没有功效。这时候,道教的经典都被烧了,褚善信和费正清这些道士当场都气死了,他们这些徒弟也当场把头发剃去,有二、三百人都做了和尚。所以这是最初佛教和道教斗法,把道教斗失败了。

之后,迦叶摩腾、竺法兰这两位尊者就踊身虚空,现十八变,身上出火,身下出水;身下出火,身上出水;在虚空里走路,在虚空里躺着睡觉,在那儿现种种的神变。当时这一班人,连皇帝也都一起信了佛教。所以这一部经是很重要的,最初佛经传到中国,就是这一部经,因此今天和大家共同来研究这一部经典。

现在先讲一讲这个佛字,“佛”是梵语,具足叫“佛陀耶”,翻译成中文是“觉者”。觉有三种:自觉、觉他、觉行圆满。

自觉和凡夫是不同的,凡夫是不觉。二乘人他能自觉,自己觉悟了,所以和凡夫不同。二乘人虽然能自觉,却没有觉他,你若再能觉他,这就和二乘人不同,这就是菩萨了。菩萨既能自觉,又能觉他;既能自利,又能利他。他看一切众生都平等,所以他自己觉悟了,也愿意一切众生都觉悟,这叫觉他。菩萨虽然能觉他,可是没能做到觉行圆满。佛是既能自觉,又能觉他,觉行都圆满了,因为三觉圆满,所以就成佛。

说,这部经是佛说的。“说”的意思是“悦所怀也”,就是把自己心里所欢喜的事情说出来,就觉得更欢喜了。

四十二章,这部经有四十二章,就是四十二段佛的语录,也就是佛所说四十二章的佛法。

经,这一个字具有贯、摄、常、法四种意思。“贯”就是贯穿所说义。好像一串念珠,把经的道理一个字、一个字贯穿在一起,这叫贯穿所说义。“摄”是摄持所化机,摄持所化的一切众生。怎么叫“常”呢?古今不变曰常。过去也不变,现在也不变,将来也不变,古今都不改变,这叫常。“法”,三世同遵曰法。三世就是过去世、现在世、未来世,三世都遵照这个法去修行,所以叫贯、摄、常、法。

此外又有“涌泉义”,好像水从地里涌出来了。又有“绳墨义”,绳墨就是一条绳,上面沾了墨,是木匠用来画直线的东西,这比喻经是法的准绳。经还有很多种的意思,“经”就是教人修行的方法,所以又有一个“径”的意思──就是修行的一条道路。以上是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经题简略的意思。

述译

后汉迦叶摩腾、竺法兰同译

这是佛教里最初传入中国的一部经。传入中国后,必须要有人翻译,所以在后汉时,由后汉迦叶摩腾、竺法兰同译。迦叶摩腾是一个人,竺法兰又是另一个人,他们两位都是中印度的人,一同翻译这部《四十二章经》。

汉朝有东汉、西汉,后汉就是指东汉。东汉明帝永平三年(当时皇帝的年号叫永平,在第三年的时候),这一年的岁次是庚申,汉明帝作了一个梦,梦见有一个金人,这个金人头顶上有一种光,这光是一种圆的光。他从空中飞来,飞到汉明帝所住的宫殿。

第二天,汉明帝就问文武百官,这个梦是何征兆?

这时有个太史叫傅毅,他对皇帝说:“我听说在西印度有一种神,一般人给这个神起个名字叫‘佛’,现在陛下您所梦见的,一定就是佛了!”

又有个博士叫王遵,也向皇帝说周朝留下一部书,这部书叫《异记》,有什么奇怪特异的事情,都记载在这书上。

这书记载什么呢?书上说佛诞生于周昭王二十六年,这一年叫甲寅。这时候江河泛溢,江水、河水都涨了,流到河外边去;大地也都震动了。这是佛出生的时候,有江河泛溢,大地震动的瑞相。天上又有五色祥光,贯穿太微星。

当时有个太史──太史就是管天文学的,也是管算数的──他的名字叫苏由,他用《易经》来占卦,一占就占到乾卦,得到九五。乾卦九五是“飞龙在天”。得这一卦,他就知道这是西方有大圣人出世,这个圣人在印度传一种教法,这种教法在一千年以后,就会传到中国来,这是太史苏由占算的结果。

于是周昭王就命令人把这事情,刻在石头上记载下来,并将这石头埋在城南边的一个地方,预备将来看看是不是会这样子,一千年以后是不是那种教法会传到中国来?

后来在周穆王的时候,天地又都震动了,并且有白虹十二──白天有十二道白虹贯着太阳。当时有位太史叫扈多,他用《易经》来占算,知道这是西方印度的大圣人入灭了;也就是周昭王二十六年,岁次甲寅出生的大圣人,现在入涅槃了。所以佛出世,这不是偶然的。佛在印度出世,中国的江河都泛滥了,大地也都震动了。佛圆寂的时候,在天上又有十二道白虹贯日,这是佛的出生和入灭,虽然印度离中国这么远,但是中国也都知道,中国人当时也有会算数的,都知道这情形。

从周穆王到后汉明帝时,大约有一千年左右了,所以汉明帝作梦,梦见佛之后,在永平七年的时候,这一年的岁次是甲子,皇帝就命令蔡愔和秦景、王遵三人,带着十八个人到印度去求佛法。在中印度就遇到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尊者,他们就和蔡愔、秦景、王遵回到中国来,这时候是永平十年了。因为他们来的时候以白马驮经,所以汉明帝就造一座白马寺,他们回来的这一年叫丁卯。

等到永平十四年五月一日,就有中国五岳山(编按:五岳山是东岳泰山、西岳华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、中岳嵩山)的道士来障碍佛教,这就是前面讲的烧经书,结果道教的经都给烧毁了,佛教的经典没有被烧,佛的舍利就放五色的光,到空中结成好像一个伞盖似的,罩着所有的大众,大众见到这情形,就都相信佛教了。

经序

世尊成道已。作是思惟。离欲寂静。是最为胜。住大禅定。降诸魔道。于鹿野苑中。转四谛法轮。度憍陈如等五人。而证道果。复有比丘所说诸疑。求佛进止。世尊教敕。一一开悟。合掌敬诺。而顺尊敕。

世尊:就是释迦牟尼佛,这是佛的十号之一。成道已:就是在菩提树下,夜睹明星而悟道的时候 ,作是思惟:他作这么一种想──离欲寂静,是最为胜佛想:“应该先度哪一个呢?应该先做什么呢?”离欲,就是没有欲念,没有染污法。寂 静就是清净,无所作为,在那儿如如不动。这是最殊胜,最不可思议的。

住大禅定:在大禅定里住着,这是最为殊胜。能住大禅定,所以也就能降诸魔道:一切的魔王外道也能降伏了。

于鹿野苑中:佛作是思惟观察,看憍陈如这五个人应该先得度,所以就到鹿野苑中,转四谛法轮:四谛就是苦、集、灭、道。苦,是世间之果;集,是世间之因;灭,是出世之果;道,是出世之因。苦集灭道,这叫四谛法。

佛成佛之后,先说《华严经》度法身大士。因为看凡夫还都不能接受这个大法,所谓“有眼不见卢舍那,有耳不闻圆顿教”,所以才到鹿野苑。这个鹿野苑是以前有两只鹿王,在那儿教化鹿群,所以就叫鹿野苑。这在讲《楞严经》的时候,讲得很清楚,愿意知道这个公案,可以到《楞严经浅释》上查一查。

这时候,马胜、小贤、摩诃男、憍陈如和十力迦叶,他们都在鹿野苑修行,这五个人以前都是和佛在一起的,也是佛的亲戚。马胜、小贤、摩诃男是佛父党的亲戚;憍陈如和十力迦叶是佛的舅舅,是母亲的亲戚。他们五个都是佛的父亲派去侍候佛的人,可是憍陈如和十力迦叶受不了苦,就先走了;以后马胜和小贤、摩诃男三个人,看见佛吃天女送的粥,认为佛不能修苦行,也跑了,都到鹿野苑去了。

佛成道,说《华严经》之后,观察一切应该度的机缘,应该度的众生,知道憍陈如他们五个人应该先得度,就先去找这五个侍者。所以佛就到鹿野苑里边,转四谛法轮──转,是辗转;四谛,就是苦、集、灭、道;法,是方法、法则;轮,因为佛所说的法,是从心性里边流出来的,流到众生的心里头,令众生反迷归觉,所以这叫轮。轮以摧伏为义;摧,是把它摧破了;伏,是降伏。摧,是无坚不摧,越坚固的,越把它摧坏了,也就是能将坚固的外道、坚固的魔王破了,这是轮的意思。

转四谛法轮,是这个世界最先有佛法的时候。转法轮含有三转,三转四谛法轮──

第一转是示转,示就是指示你;因为你不懂,那么我要指示你,我要告诉你,这叫示转法轮。怎么叫示转法轮?就是指示这四谛法是什么。示转又叫初转,就是一开始转法轮,就说:

此是苦,逼迫性。
此是集,招感性。
此是灭,可证性。
此是道,可修性。

“此是苦,逼迫性”,怎么逼迫呢?这种苦很厉害的,令你连气都透不过来,气都不能喘了。压迫着你,这是逼迫性,逼迫得很厉害。苦,什么苦呢?就是三苦、八苦、无量诸苦。

三苦,就是(一)苦苦、(二)坏苦、(三)行苦。什么叫苦苦?就是苦上更苦,苦中加苦,所以叫苦苦。这是什么样的人呢?就是很贫穷的人,吃也吃不饱,穿也穿不暖,所谓受饿、受冻。本来有一间木头房子,晚上可以睡觉。虽吃不饱、穿不暖,但有个地方可睡,这还算不啦!可是打了飓风,或者下了大雨,把房子打烂了,也没有得住了。既然吃不饱、穿不暖,又没有地方住了,你说这是不是苦?

或者有地方住,也可以吃饱,但没有衣服穿,这也是苦中之苦。或者有衣服穿、有地方住,但没有饭吃,这也是苦中之苦。所以这叫贫穷的困苦,贫穷困苦是不容易受的,这种苦逼迫得很厉害。那么富贵就没有苦了吗?孰不知富贵有坏苦。很富贵、很有钱的人,被土匪绑架去了,土匪看你身家值多少钱,譬如你财产有五百万,他就要你六百万,你借也要借一百万块钱给绑票的土匪。这岂不就是坏了吗?把富贵坏了,这叫富贵坏苦。

没有贫穷困苦,也没有富贵坏苦,但这一生由少而壮,由壮而老,由老而死,念念迁流,念念不停,所以有行苦,这合起来叫三苦。

八苦,就是:(一)生苦、(二)老苦、(三)病苦、(四)死苦、(五)爱别离苦、(六)怨憎会苦、(七)求不得苦、(八)五阴炽盛苦。

除了这些苦外,又有无量诸苦,所以说此是苦,逼迫性。

“此是集,招感性”,集就是集聚烦恼,这是一种招感的。你内里边有烦恼,外边烦恼才来;你内里边有贪瞋痴,外边不如意的事情才来了,所以说此是集,招感性。

“此是灭,可证性”,寂灭为乐,这是可证的,可以证得这寂灭之乐。

“此是道,可修性”,道是戒定慧的道──戒道、定道、慧道。戒定慧这个道,要是往多了说呢,就是三十七道品──七菩提、八正道、五根、五力、四念处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。道是可修性的,你可以修道。

以上是初转四谛法轮,也就是示转。

第二转是劝转,就是劝转四谛法轮。佛说:

此是苦,汝应知。
此是集,汝应断。
此是灭,汝应证。
此是道,汝应修。

劝其他人来修四谛法,这叫劝转。

第三转是证转,是证转四谛法轮。

此是苦,我已知。
此是集,我已断。
此是灭,我已证。
此是道,我已修。

证,就是说我不是单单教你们要知苦,要断集,要慕灭,要修道。我还告诉你们:“此是苦,我已知”,我已经知道啦!“此是集,我已断”,因为集是烦恼,我已经断烦恼了,不是说我教你们断,我不断。因为我断了,觉得自在,所以我教你们也来断烦恼,知道这种苦。“此是灭,我已证”,这寂灭之乐,我已证得,所以我现在才告诉你们,也应该证得这寂灭之乐。“此是道,我已修”,说苦集灭道这个道,我已经修好了,我已经不需要再修了。那么现在我希望你们也都知道“知苦、断集、慕灭、修道”这个法。

度憍陈如等五人,而证道果:在三转四谛法轮的时候,憍陈如最初闻到佛所说的法,即刻就开悟了,初证圣果,所以叫解本际,又叫最初解。

憍陈如怎么先开悟呢?这是佛过去在因地做忍辱仙人的时候,歌利王把他四肢都给割断了,问他:

“瞋恨不瞋恨?”

“不瞋恨!”

“有什么证明你不瞋恨呢?”

“我若瞋恨,我这四肢就不能恢复如初;若不瞋恨,被你所剁断的还会长出来。”说这话之后,四肢又都长出来了。

然后忍辱仙人就发愿说:“我成佛的时候,要先度你,因为你是我的善知识。”

在过去生中,憍陈如就是歌利王;忍辱仙人就是今生的释迦牟尼佛。所以佛成佛了,一看,我应该先度谁呢?应该先度剁我手脚的这个人,所以到那儿给他一说法,他就开悟了,这是憍陈如。

其次,佛又说持戒、布施,怎么样布施?怎么样修持戒律?怎么样能升天?就呵斥欲,说:“有欲念,是不对的,是不干净的!离欲才能清净,得到真正的快乐。”在这时候阿湿婆(马胜比丘)和跋提(小贤)两个人也开悟了,这是第二个开悟的。

第三个,就是在佛又说种种法门的时候,拘利和十力迦叶也都开悟了。这五位先出家做比丘,最先开悟证得四果阿罗汉,所以说度憍陈如等五人,而证得道果了。

复有比丘所说诸疑:又有其他的比丘,以后向佛请法,来问他们所疑难不明白的道理。 求佛进止:请佛决定他们是可以向前修行?还是停止?求佛给他们一个决定的选择。 世尊教敕,一一开悟:佛有教敕。教,教化;敕,敕令,就是给他们命令。佛为他们开示教化,每一个比丘都开悟了,以后合掌敬诺,而顺尊敕:合起掌来恭恭敬敬而应诺,应诺就是秉承随顺世尊所教的道理去修行。

本来我以为每个人都懂了,所以在讲经的时候,就把“比丘”忽略过去了,想不到还有人不太懂。

“比丘”是梵语Bhikshu,译成中文有三个意思:(一)破恶、(二)怖魔、(三)乞士。因为含有三个意思,若只翻译为“乞士”,就没有“破恶”、“怖魔”了;翻译“破恶”,就没有“怖魔”、“乞士”了。因为有多种意思,所以多含不翻,这是五不翻之一。

翻译经典,有五种不翻,保留梵音,不译其义:(一)多含不翻、(二)尊重不翻、(三)此方无不翻、(四)顺古不翻、(五)秘密不翻。所以保留“比丘”两个字,就因为它有多含不翻的意思。比丘三种意思是:

(一)破恶。我们有烦恼,这就是恶,所以应该断烦恼,这叫破恶。

(二)乞士。就是上乞法于诸佛,下乞食于众生的意思──乞法于诸佛,增长慧命;乞食于众生,给众生种福田。

(三)怖魔。在受比丘戒,登比丘坛的时候,得戒和尚问:“你是大丈夫否?”你答:“是大丈夫。”这一答是大丈夫,天魔外道就都恐怖了,所以叫怖魔。

出家做沙弥的时候,必须要知道沙弥是什么意思,比丘是什么意思。出家之后,比丘必须要知道怎么样破恶,怎么样断烦恼。破恶就是断烦恼,我们人的烦恼是最恶的。要知道这人有道没有道,看他有没有脾气,就知道了。有脾气的人,就没有修道;修道的人什么事情都能忍耐得下,谁骂他,也能忍;谁打他,也能忍;甚至于杀他,也能忍,这都要能忍的。能忍,还要有智慧,还要能认识。所以比丘是出世的一个相,他能断惑证真,断三界的惑,证阿罗汉果。

这里有个弟子,以前学佛法学了四、五年,到现在才跑到金山寺来,他找了那么多年,才找到金山寺,这都是不容易的一件事。外边很多人都是各处跑,去研究佛法,都找不着真正的地方。所以各位在金山寺的人,不要以为这是很容易的一件事,金山寺是很不容易进来的,各位应该特别注意。

第一章.出家证果

佛言。辞亲出家。识心达本。解无为法。名曰沙门。常行二百五十戒。进止清净。为四真道行。成阿罗汉。

这是四十二章的第一章,是说的沙门可以证阿罗汉果。

佛言,辞亲出家:按照佛法,出家必须要得到父母的许可。不像美国这个国家,过了十八岁以后,就有自己的自由了,你愿意做什么,就做什么。以前在印度和中国,佛教因为随顺国家的风俗,必须要向父亲、母亲说明白,告辞说:“我出家去了。”出家,就是把身心性命都奉献给三宝,永远不再做世俗人的事了,这叫辞亲出家。辞,就是辞别父母,辞亲出家,就是亲近三宝,到佛法僧道场里边出家了。

出家,有出世俗家,就是一般世间的家庭。每一个家庭都有它的麻烦,在眷属里边常常互相争吵,没有什么真正的快乐,所以要出这个世俗家,也就是火宅家。所谓“三界无安,犹如火宅”,所以也叫出三界家,出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这个家。又叫出烦恼家,因为在家的人都有烦烦恼恼,没有真正的快乐,所以就想要出家。出家之后,必须要断烦恼,发菩提心,这才是出家。

识心达本:识自本心,认识自己的心。你要知道:“心生种种法生,心灭种种法灭”,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,心、法是一个的。你若知道法外无心,就明白遍计执性,这就叫识心。达本,你若明白心性本来没有实体,没有形相的,明白这个道理,你就会明白依他起性是虚幻的。遍计执性本来是空的,依他起性也是虚妄的、虚幻的,没有什么实在的,这叫识心达本。

解无为法:就是你明白了真如的法。真如和一切法是不一不异,不是一个,但是也不是两个。你若明白了这个道理,就会明白圆成实性,悟得本体,所以这叫解无为法。

名曰沙门:你能这样辞亲出家,识心达本,解无为法,才够得上一个沙门的名字。“沙门”是梵语,翻译为“勤息”,就是“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瞋痴”。我们出家之后,不要勤修贪瞋痴,息灭戒定慧。若一天比一天没有智慧,一天比一天愚痴,这叫勤修怎么样贪,勤修怎么样瞋,勤修怎么样痴,天天都对贪瞋痴放不下,戒定慧呢?拿不起来,对研究怎么样来修行,怎么样持戒,怎么样修定,怎么样修慧,都不管。自己的烦恼一天比一天多,这是什么原因?这就是前生的业障太重了──你那个业报追着你,教你不发菩提心,教你尽看人家的不对,一天到晚总是觉得我自己比谁都好,甚至比我师父都好,师父都不如我了,你看我多有本领!可以说是天上天下,唯我独尊。这样子一定会堕落的!

我很多次看见我们这儿的出家人,连合掌都不会,合个掌都是乱七八糟的。合掌必须要合十当胸,有的人合掌,却合到眼睛那儿去了。就算你不会,也要看看人家那个老参,他合掌是怎么合法。

讲沙弥律的时候讲过,说手指头不要插到鼻孔里,为什么手指头会插到鼻孔里?就因为你合掌合得太高了,手指头才会构到鼻子。合掌是合掌当胸,不是当口,不是当鼻,也不是当眼睛,合着掌要在胸前。若连这一点都不明白,你说那其余的怎么可以修道呢?修道更不明白。修道最不能马马虎虎的,马虎一点,也就不能成功,差之丝毫,就谬之千里。

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:常行就是常常依戒来修行,不犯戒,这是增长你的戒学。进止清净:进,是向前去做;止,是停止。不论你做什么,或者不做什么,都要清净,不要有染污法。

为四真道行:四真道行,是苦集灭道这四谛法,也就是要勤修四谛法。成阿罗汉:成就阿罗汉果。“阿罗汉”就叫Arhat,是梵语,译成中文有三个意思。因为它有三个意思,属于多含不翻,所以就保留阿罗汉(Arhat)的音。保留梵音,这叫翻字不翻音。字,翻译成汉字;音,还是保留梵语的音。阿罗汉有三个意思:

(一)杀贼。阿罗汉是很厉害的,哪个地方若有土匪,他就杀土匪去,那么说:“他是不是犯戒了呢?这一定犯戒的。”但这个杀贼,不是杀外边的贼,是杀里边的烦恼贼。这外边怎么会有贼?就因为里边有烦恼贼,有贪瞋痴的贼。有贪心,这是贼;有瞋心,这是贼;有痴心,这也是贼。要把这些贼杀了,所以第一是杀贼。

(二)应供。应该受人天的供养。证果的阿罗汉是开悟的圣人,人若是供养阿罗汉,那是得福无量无边,没有法子计算的。比丘是阿罗汉的因,阿罗汉是比丘的果,在因地做比丘的时候──

因中叫破恶,果上就叫杀贼;
因中叫乞士,果上就叫应供;
因中叫怖魔,果上就叫无生。

(三)无生。怎么叫无生呢?就是了生死了,没有生死这种苦了,可是他了的是分段生死,变易生死还没有了呢,所以只成阿罗汉。

你能修二百五十戒,这就是成就你的戒学;能进止清净,这就是成就你的定学;修四真道行,这就是成就你的慧学。戒定慧修成了,贪瞋痴就破了;破了贪瞋痴,所以证阿罗汉果。阿罗汉有四种:初果阿罗汉、二果阿罗汉、三果阿罗汉、四果阿罗汉。证得四果阿罗汉,这样才正式了生死了。

阿罗汉者。能飞行变化。旷劫寿命。住动天地。

阿罗汉者:怎么叫阿罗汉呢?方才说的四果阿罗汉,到这种阿罗汉的位置上,不需要再学了,所以叫无学位;初果到三果,都叫有学位。四果阿罗汉又叫证道位,二果和三果叫修道位,在这地位是修道,初果叫见道位。

在本经后边说:“慎勿信汝意,汝意不可信。”你特别要小心,不要相信自己的意念,你自己的意念不可以相信的。证四果阿罗汉乃可信汝意,你什么时候证得四果了,那时候才可以相信你自己的意思。

证得四果阿罗汉的圣人,他没有欲爱,欲爱都断了。由什么证明他证得四果?因为四果的圣人,他走路的时候脚不沾地,离开地总有三分那么高,因为这样他才不会把虫蚁踩死。他不像我们人走路,会踩死虫子、蚂蚁,他不会踩虫蚁的,由这就证明他是证果了。不单是证四果能这样,证初果就能这个样子,所以说能飞行变化:证四果阿罗汉的人,他愿意到什么地方去,就可以到什么地方去,能变化无穷。

所以我在台湾时,那位广钦老修行,我请他到美国来,他就指指他的心,说他随时都可以来的──来是可以来,他自己知道他来了,旁人还没有知道他来,除非开眼的人,可以看见他来了。

可是证了四果阿罗汉,不单精神能到任何的地方去,就是这个肉体也随时可以去的,不需要买飞机票,就可以在虚空里旅行,所以能飞行变化。阿罗汉有十八变,这些变化都是不可思议的。

旷劫寿命:旷劫,就是长远的劫,也就是无量劫。证得四果阿罗汉,愿意活多久都可以的,没有问题的。他这身体坏了,实在老了,又可以换一个身体。他换身体,也很容易的,所以叫旷劫寿命。

证得四果阿罗汉,那时就生死自由了,真正得到自由了,愿意活着,就活着;愿意死,什么时候都可以死。愿意站着死,就站着死;愿意坐着死,就坐着死;愿意走路死,就走路死;愿意睡觉死,就睡觉死。很自由的,没有任何人能管得了他,所以叫旷劫寿命,又叫无生,无生就是这个道理。无生,也不灭了,不生不灭了。

住动天地:阿罗汉所住的地方,无论天神地衹都受他的感动,都受他的教化,这叫住动天地。他住在什么地方,都有天龙八部常来护法。若有一个阿罗汉在这个地方上一住,那地方就很平安了,没有狂风、暴雨、地震、山崩、海裂、海啸,这种种的灾难都没有了。因为护法善神时时都拥护他,令他一切都得到吉祥。但有时也会有不吉祥的事情,这都是业感所现,偶尔有这个情形。因为在因地修行不圆满,在果地的时候就会受到磨难,所以说:

修福不修慧,象身挂璎珞
修慧不修福,罗汉应供薄

有的时候,阿罗汉也没有饭吃,化缘乞食也没有人供养,这就因为在因地的时候,只知道修慧,不知道修福,所以证阿罗汉果后,没有福报,很少人供养。

住动天地,又有一个说法,说阿罗汉的一行一动,无论他做什么,天地都为之震动。以上这是阿罗汉简单的解释。

次为阿那含。阿那含者。寿终灵神。上十九天。证阿罗汉。

次为阿那含:四果阿罗汉证的是无学位,三果阿那含是有学位。二果斯陀含,他断了欲界六品的思惑,还有三品的思惑没有断。阿那含者:阿那含把欲界的三品思惑都断了,所以就证三果阿罗汉。没断这三品的思惑,就是斯陀含。

寿终灵神:阿那含寿命终了的时候,他的灵性,也就是他那个中阴身。这个灵神,做鬼时就叫中阴身,若是属阳就叫灵神,就是灵魂,也就是那个灵性。上十九天,证阿罗汉:因为他生死未了,所以灵神上十九天。从四王天数上去,数到无烦天,这无烦天就超过了十九天。他在十九天以上,证阿罗汉果了,所以他的名字叫不来果,不来是不到人间来了,这是三果阿罗汉──阿那含。

方才有人听说,阿罗汉住的地方没有一切的灾难,就生出一种怀疑来,怀疑阿罗汉住的地方不平安。这个我不答覆你,我现在举出中国虚云老和尚一生的感应──

虚老在南华寺住的时候,日本用飞机投炸弹,投了几个都不响,没有爆炸。有人说这是碰上了,就是碰上,你也要碰得上啊!你若碰不上,那又怎么讲呢?所谓碰上,就是恰巧遇着那个炸弹不会爆炸,是这么样的意思,但是旁人怎么没有碰上?怎么单单南华寺那儿碰上?

还有,虚云老和尚在云南云栖寺传戒的时候,树上都开了莲华,那么他没有到的地方时,怎么没有开莲华呢?那草叶、菜叶上都现出佛像来。这一种的感应力量,一般人还不认识,还以为这只是一时的祥瑞。

虚老在南华寺时,有一棵死了几百年的柏树又活了,又生出枝桠来,这都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。好像那白狐狸也来皈依,这一切一切都是不可思议的情形。不过当时一般人还都不太认识,等虚老圆寂了,人人才都赞叹,都说虚老是证果的圣人,是菩萨再来。啊!人就是这个样子,对面就会错过去,错过去,又后悔了,所以人就是这么样一种奇怪的动物,愚痴的动物。

现在我在美国,我要造活佛,造活菩萨,造活阿罗汉,造阿那含,造斯陀含,造须陀洹。我们谁若是能去欲断爱,谁就有份的;谁若不能去欲断爱,还是一点出息都没有,那就没有办法。

一切唯心造,人啊!你愿意做鬼,就做鬼;愿意做佛,就做佛;愿意做人,就做人;愿意做畜生,就做畜生,看你的心往哪一条路上走。所以《十法界不离一念心》这一本书,你们不要把它看得那么简单,将来在一千年以后,或者有很多人会看这本书而开悟的。这是将来的事情,现在我们谁开悟不开悟,不知道的。

次为斯陀含。斯陀含者。一上一还。即得阿罗汉。次为须陀洹。须陀洹者。七死七生。便证阿罗汉。爱欲断者。如四肢断。不复用之。

次为斯陀含,斯陀含者:二果的圣人叫“斯陀含”,这是梵语,译为“一来果”,这是修道位上的圣人。一上一还,即得阿罗汉:怎么叫一来呢?他一来天上,一来人间,所以叫一上一还。他一上就上到天上,断了欲界的六品思惑,什么叫思惑呢?思是思想,也就是分别。单单这个“思”,没有“惑”字,那么这思想也有清净的,你用智慧来分别,这不叫思惑;思惑就是迷了,不明白。因为不明白,所以就想这个不明白的事情。

好像遍计执性,例如晚间你见到一条绳,因为你不认识它,就想:“啊,这是一条蛇!”这叫遍计执性。为什么你想这一条绳就是蛇呢?因为你依照这一条绳,而有遍计执性,这绳就是依他起性。你把绳拆开了,这绳本来是麻,不是蛇,这是圆成实性。

欲界有九品思惑,三果是断了欲界后三品的思惑。若断了欲界前六品思惑,就证二果阿罗汉;若不断这六品思惑,就不能证得二果。他一到欲界天,一来人间,所以叫一来果。等一来,他就证罗汉果了,了生死了。

次为须陀洹,须陀洹者:其余就是初果,初果阿罗汉叫“须陀洹”,这也是梵语,翻译过来就叫入流,也叫预流,也叫逆流。入流,就是入圣人的法性流;逆流,就是逆凡夫的六尘流。六尘是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六尘。证了初果,就断了见惑。我们人有见惑、思惑,见也迷惑,思也迷惑,这两种惑,把人支配得糊涂了。所以你若想真正开悟,就要把这两种惑断了,见惑也要断,思惑也要断。

什么叫见惑呢?对境起贪爱,这叫见惑;迷理起分别,这叫思惑。见,你看见了,看见就被这个事物所迷了。被它迷,就随这个境界转了;随境界转,就生出一种贪心来,生出一种爱心来。贪,你生出贪心,就有所执着;你生出一种爱心,就放不下。你执着,放不下,这就不能证圣果;你想证圣果,就要把见惑断了。见惑有多少呢?有八十八品那么多。能把见惑断了,就证初果须陀洹,须陀洹是初果的圣人。怎么又叫预流呢?预就是参加,也就是得到的意思。预流是得预圣流了,和圣人在一起了,这叫预流。

七死七生,便证阿罗汉:证初果的圣人,还有七番生死,这七番生死了了,然后才能证四果阿罗汉,到生死了了这种地步。

七番生死,这是说你到了欲界上上品之后,贪、瞋、痴、慢任运而断,在这时候就能了二番的生死。在欲界上中品时,了一番的生死;欲界的上下品,又能了一番的生死;在欲界中上品的时候,也能了一番的生死;在欲界中中品、中下品的时候,又能了一番生死。在欲界下上品、下中品、下下品,总共了一番生死,所以叫七番生死。

这七番生死了了,然后才证得阿罗汉果。证了阿罗汉果,分段生死了了,这是按照很自然的道理来讲。若是特别的情形,有特别的根器来修行呢,那又不一定的,或者由初果就直接证得四果了,如鸠摩罗什的母亲是由初果证三果。所以,这证什么果都是不一定的。

三界的见思惑,虽然有那么多品,有那么多的种类,总而言之,最令人颠倒的,就是一个“爱”和一个“欲”。这爱和欲,把所有的人都支配得颠颠倒倒,明明知道它不对,还要去做;明明知道它对,却不要去做,人就是这么奇怪的动物。明明知道不好,没人教他去做,或教他不要做那个,他一定要做;明明知道好,教他那么样做,他还不那么样做,唉,总是不听的。为什么?就是因为“爱、欲”两个字,把人支配得颠颠倒倒。

爱欲断者:你若能把爱欲断了,那一定会成道业的。如四肢断:所以经文上才说爱欲断了,就像人四肢断了,不复用之:把手脚都剁去,就不能再用了。你断爱、断欲,也就像断了手和脚一样,不能再用了。

可是你要有决断心,不是当断不断。“当断不断,必受其乱”,你想要断又不断,不断又要断,这是叫优柔寡断。优柔寡断,就没有一定的智慧,没有真正的智慧,所以才当断不断的样子。好像女人,什么事情想这样子,又不这样;不想这样子,又想这样子。一点主意也没有,一点宗旨也没有,这对于修道上是很不相应的。

修道的人应该要有顶天立地的志气,斩钉截铁的决心,才可以修道的。

第二章.断欲绝求

佛言。出家沙门者。断欲去爱。识自心源。达佛深理。悟无为法。内无所得。外无所求。心不系道。亦不结业。无念无作。非修非证。不历诸位。而自崇最。名之为道。

第二章是说无修无证。

佛言,出家沙门者:佛又说了,想出三界家,做沙门的人,要怎么样呢?要断欲。前边说欲爱断者,好像断四肢似的,不复用之。所以 断欲去爱,识自心源:爱也没有了,这时候,你认识自己心的本体了。达佛深理,悟无为法:明白佛最深的这种理,这种理是无为而无不为,是无为法。内无所得,外无所求:你若往自己来讲,无所得,无智亦无得。向外呢,也无所求了。内无所得,这是无为法;外无所求,这也是无为法。所谓:

知事少时烦恼少 ,到无求处便无忧

你达到内无所得,外无所求这种境界上,心不系道,亦不结业:你这心也不一定说是要修道,但总是在修道上;也不造业,不造一切恶业。

这时候,无念无作:你没有一切的妄念了,只有一个正念。所以一个妄念也没有了,这叫无念;一点虚妄的行为也没有了,这叫无为、无作。非修非证:这时候所作已办,已经修到极点,所以无可修了。修无可修,这叫非修;证无可证,已经得到道的本体,已经证果了,不用再证了,这叫非证。

不历诸位:最初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,这一切的位置都不必经历,豁然间就超越了。而自崇最:而自己这种的果位是很崇高的。名之为道:这叫什么呢?这是一个得道的沙门,他就是这样子。

第三章.割爱去贪

佛言。剃除须发。而为沙门。受道法者。去世资财。乞求取足。日中一食。树下一宿。慎勿再矣。使人愚蔽者。爱与欲也。

第三章是赞叹头陀的胜行。你能行头陀这种殊胜的行,才能证道果。

佛言:这是佛说的话,佛说了什么呢?剃除须发,而为沙门:出家人把须剃了,头发也剃去了,而做为一个沙门。受道法者:受道就是修道的这个人,要把道受之于心,也要修法。修道法的这种人,要去世资财:把世间的财都不要了,所以我们这儿有几个出家人持银钱戒,这是最好的,这就是去世资财。世间争斗都因为财而发生的。你看,国与国战、家与家争、人与人斗,这互相都是因为利。你能去世资财,把世间这一切贵重的东西都不要了。

乞求取足:每一天托钵乞食,吃饱了就算了。乞求,就是去托钵乞食。取足,吃完了就够了,也不贪,也不多吃。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:只是一天吃一餐,住就在树下住。而且同一棵树下只住一宿,最多不超过三宿。慎勿再矣:你要谨慎,不要再多求了。再矣,就是不要再多求其他的东西了。

使人愚蔽者:愚蔽,是愚痴蒙蔽。愚痴,这就好像心里生了草,被草、石头给压住了。蔽,就好像太阳光被云遮上了一样,给蔽住了。所以,使你愚痴不明白的是什么呢?爱与欲也:就是这个“爱”和这个“欲”,教你愚痴的。

你说你不愚痴吗?你若不愚痴,为什么你受了戒,还要犯戒?你若不愚痴,为什么一切不应该做的事情,你都要去做?为什么?就因为爱和欲。爱,也看不破;欲,也放不下。因为你看不破、放不下,所以就不得自在;你若看得破、放得下,就得到自在了。得到自在,那时候就无忧无虑、无烦无恼,什么都是很好的,什么都没有问题,也可以说是 Everything is OK! (什么都好!)

第四章.善恶并明

佛言。众生以十事为善。亦以十事为恶。何等为十。身三。口四。意三。身三者。杀。盗。淫。口四者。两舌。恶口。妄言。绮语。意三者。嫉。恚。痴。如是十事。不顺圣道。名十恶行。是恶若止。名十善行耳。

第四章说的是善恶无性。你做善、做恶,就好像把手掌反掌这么容易,随你自己去做。

佛言:佛就说,众生以十事为善:有十种是众生可以做的善事。亦以十事为恶:虽然可以做善事,如果你做得不对,就变成恶事了。你做得对了,就是善事;做得不对,就是恶事。何等为十:这十种都是什么呢?身三、口四、意三:身有三种,口有四种,意也有三种。

身三者,杀盗淫:身的三样是什么呢?就是杀、盗、淫。杀,就是断绝物命,把众生的生命断绝了。盗,就是不予而取,名为盗。这东西,你没有得到人家许可,就把它拿走了,这就是盗。淫,就是男女交会,男女互相行淫欲的行为,这叫淫。

口四者:口四种的事是什么?两舌:并不是一个人生两个舌头,而是他说两种话,对张三就说李四;对李四又讲张三,就像两头蛇。恶口:是骂詈、咒咀,就是说人家的坏话。妄言:就是打妄语,说出不实在的话。绮语:是说一些没有意义的话。讲这些轻薄、邪知邪见、不正当的话,这都叫绮语。

意三者:意有三种,是什么呢?就是嫉恚痴。嫉,是妒忌,就是不愿意他好,人家若好了,就生了一种妒忌心。恚,就是瞋恚。骄慢、怀恨、残忍、暴力,这都是瞋恚。痴,就是愚痴。对事理分别不清楚,所以叫愚痴。

如是十事,不顺圣道,名十恶行:像前边这些事若不遵循圣道,不照着善道去做,这叫十种恶行。是恶若止,名十善行耳:这十种恶若停止了,就是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嫉妒、不瞋恚、不愚痴、不恶口、不两舌、不绮语、不妄言,这就叫十善行。

第五章.转重令轻

佛言。人有众过。而不自悔。顿息其心。罪来赴身。如水归海。渐成深广。若人有过。自解知非。改恶行善。罪自消灭。如病得汗。渐有痊损耳。

这一段文是第五章,劝勉人有过能改,改过自新。你有过若不能改,那过是永远存在的;你若能改过自新,罪就消灭了,没有了。

佛言:佛又说了, 人有众过:这个众过就包括所有一切的过失,一切的罪过。 而不自悔:你有什么罪过,自己若不改悔,还覆讳过失,就是掩藏遮盖自己的过错,不教人看见,不教人知道,这叫不知而不自悔,自己不知道忏悔。

顿息其心:你不知道忏悔,你把改过的心顿然停止了。停止,也就是没有改过的心。 罪来赴身,如水归海:你停止这改过的心呀,等这罪来到你身上的时候,就好像小水流入大海一样, 渐成深广:渐渐地,小过也变成大过,小罪也变成大罪了,轻的业障也变成重的业障了,所以就渐成深广。

若人有过:假设人有过,“弥天大罪,一悔便消”,罪业有天那么大,这叫弥天大罪。你罪业和天一样大,要是能忏悔,这罪就消灭了,没有了。

自解知非:你要忏悔,自己解开罪业这个结,知道自己的错误。 改恶行善,罪自消灭:你改种种的恶行,变成善行,做善事。你若能改过自新,那罪孽就消灭了,就没有了。 如病得汗,渐有痊损耳:就像什么呢?就好像你有病的时候,出了一身汗,渐渐地这病就会痊愈,就都没有了。

第六章.忍恶无瞋

佛言。恶人闻善。故来扰乱者。汝自禁息。当无瞋责。彼来恶者。而自恶之。

这是第六章,说明了善能胜恶,恶不能胜善。前一章教人止恶行善,改过自新;但又恐怕有这种人,他怕自己做善事,有恶人来扰乱,所以佛又说这一章经。

佛言,恶人闻善,故来扰乱者:佛说,这恶人听见有善人做善事,他故意来给你麻烦。扰乱就是给你添麻烦,来破坏你做善事。 汝自禁息:这个时候,你要自己禁息,要很冷静,很镇静的,不要慌,不要nervous(紧张)。

当无瞋责:你不要生瞋恨心,也不要责骂他,不要说他不对。彼来恶者:那么这个来扰乱你、破坏你、给你麻烦的人, 而自恶之:他是给他自己麻烦,破坏他自己,他是和他自己过不去。这就好像什么呢?就好像有一面明镜,在这明镜里头,现出一个很丑陋的相貌。这很丑陋的相貌,是他自己在镜子里现出来的,不是镜子本身是丑陋的。

这就是说恶人怎么样坏,也是他自己的,坏他自己;你要是不理他,就没有事了。你若一理他,怎么样啊?你就和他归伙了,你也变成恶人,和他一个样子。

第七章.恶还本身

佛言。有人闻吾守道。行大仁慈。故致骂佛。佛默不对。骂止。问曰。子以礼从人。其人不纳。礼归子乎。对曰。归矣。佛言。今子骂我。我今不纳。子自持祸。归子身矣。犹响应声。影之随形。终无免离。慎勿为恶。

这是第七章,证明前边恶者自恶,是恶他自己,所以佛又举出一个譬喻来说明。

佛言:佛说,有人闻吾守道,行大仁慈:有人听见佛是一个守护修道的人,又修行大仁慈的行门。故致骂佛:他故意来到佛的面前骂佛。佛默不对:佛听见他骂,默然不出声、不讲话。骂止:等他骂停止了。问曰,子以礼从人:佛就问他了,说你用礼貌来对待人,其人不纳,礼归子乎:那个人不接受你的礼貌。这个礼是不是还回到你自己那儿去呢?还归到你自己身上吗?

对曰,归矣:骂佛的这个人说,不错!是还回来到我这儿。对方若不接受我行这个礼、这个恭敬,我就把它拿回来。

佛言:佛又说了,今子骂我,我今不纳:子,就是你。你现在来骂我,我不接受你这个骂。你骂我,我也如如不动;你不骂我,我也没有一回事。我是不被你这个骂的境界转,我不接纳你的骂。子自持祸,归子身矣:你骂我,是不对的,而且你一定有祸患的,这祸会归到你自己身上去了。犹响应声,如影之随形:就好像你打一个响,就有个声,又好像身影随着形似的,这个祸一定是跟着你跑的。终无免离,慎勿为恶:你没有法子免离你骂我的这个祸,所以我希望所有的人不要做恶事。

第八章.尘唾自污

佛言。恶人害贤者。犹仰天而唾。唾不至天。还从己堕。逆风扬尘。尘不至彼。还坌己身。贤不可毁。祸必灭己。

第八章的经文,就是佛教人不可以做恶事,不可以害人。你害人就是害自己;你轻慢人,也就是轻慢自己;你对人家不好,也就是对自己不好。

佛言:所以佛说,恶人害贤者:恶人就是做种种坏事的人,贤者就是贤而有德的人。这没有道德的恶人,想要害有道德的贤人,犹仰天而唾:就好像仰起面,对天吐口水一样,唾不至天:这口水不会到天上。这也就是说恶人想害贤人,是害不了贤人的。还从己堕:你这口水还是慢慢落到自己的脸上。你做恶人,害贤人,虽然用方法来害他,到时候还是害自己。因为世界上始终是有公理、有真理的,你害人是不行的。

逆风扬尘,尘不至彼,还坌己身:逆风,就是迎风。你对着风来扬尘,这尘不会到前边去,还都落回到自己身上来。

贤不可毁,祸必灭己:贤人是不可毁谤的。你害贤人,将来还是害自己,你给人家祸患,也就是给自己祸患,将来是会受果报的。

第九章.返本会道

佛言。博闻爱道。道必难会。守志奉道。其道甚大。

第九章是佛教化修行的人,要闻而思,思而修,修而证。不应单单地就口里记得,耳里听佛法,而身不去行,一定要实实在在去做才算。

佛言:佛说,博闻爱道:博就是广博,好像阿难尊者多闻第一,那也就叫博闻。但若是只知道闻,不能随闻入观,不能领会其中的道理;就单单凭仗自己强记的这种力量,记忆力虽好,能把这经文都记住了,但是不相应,不去思索,不去修行,这是没有用的。爱道,是这修道人以为这道可真是好啊!但他不明白道本来就是自心,没有离开自心,于是就向心外再另外找一个道。虽然有爱道,爱慕这道的心,但是向外驰求,这也是不对的。

道必难会:你这么样向外驰求,一定不明白道,一定遇不着道。你遇不着道,也不会明白道的──因为你越跑越远嘛!

守志奉道:守志就是不打妄想,就是不向外驰求,所谓求诸己,不求诸人,求内不求外。求这个内,念念要觉悟,念念要明白,念念要趋向菩提心,连名利心也没有,不求名,也不求利,这就是守志。奉道,就是奉持这道。守志奉道,就是常常念念都不离心,念念能体会自己的心源──心的本体,不会向外驰求,不向外边去找,这就叫奉道。其道甚大:你若这样修行,这道自然会成就得很大的。

第十章.喜施获福

佛言。睹人施道。助之欢喜。得福甚大。沙门问曰。此福尽乎。佛言。譬如一炬之火。数千百人。各以炬来分取。熟食除冥。此炬如故。福亦如之。

第十章是说明随喜的功德,自己也有利益,他人也有利益,所以这福也没有穷尽。

佛言,睹人施道:佛说,你看见人家做布施。布施有三种:

(一)财施──又叫资生施,就是资养生活的这种布施,这种布施就要用财施。财,有内财、外财。内财,就是头、目、脑、髓、皮、血、肉、筋、骨,布施这些都是内施,属于身内的。外财,是金银财宝、国城妻子,布施这些就是外施。你有金子,也可以布施给人;有银子,布施给人;有一切的财宝,布施给人;你有国家,也可以让给人;你有城市,可以布施给人;有太太,也可以布施给人;有儿子,也可以布施给人,这是外边的。内里边的,你的头,也可以布施给人;目,眼睛;脑,头里边的脑子,也可以布施给人;髓,骨髓,都可以布施给人;皮、血、肉、筋、骨,都可以布施给人。以上是财施。

(二)法施──就是讲戒、定、慧三学,以这种种的法来布施给人,令人得到种种的利益。

(三)无畏施──就是人有了什么灾难,有什么很恐惧的事情,你能把他恐惧的这种痛苦,给拔除了,这是无畏施。

你看见有人布施,若能随喜和赞叹,助之欢喜,得福甚大:得福报是很大的。这时候有些愚痴的人说:“哦,我做布施,旁人随喜就能得那么大的福报,那我这福报不是没有了吗?”因为恐怕有愚痴的人这样想,所以就设一个问答。

沙门问曰,此福尽乎:有一个沙门来问,这福会不会没有了呢?就说本来做布施的这个人,他能有福,但旁人随喜也得福很大,那他这福还会不会有呢?是不是会被旁人把这福都给抢去了呢?

佛言,譬如一炬之火:佛又说了,好像有一火炬,数千百人,各以炬来分取:这儿只有一个火种,但有百千个人都用这个火种,来点火分取。分取,就是分取了这个火。

熟食除冥:熟食,就是用这火来做饭;除冥,用这火来把黑暗除去了。

此炬如故:可是原来的火炬,还是像原来一样,它不会没有了。福亦如之:这福报也像这样子。这就是说人以布施来修道,修了道,将来会证果。
熟食是譬喻,譬如证果;除冥,就是除去业障、报障、烦恼障这三障的惑,除去三障的这种迷惑,这就是除冥。就是说你有这布施的功德,你会证果,旁人也会证果。你会消除这三障,旁人、其他随喜的人,也会消除这三障,这功德是谁也不会没有的。

第十一章.施饭转胜

佛言。饭恶人百。不如饭一善人。饭善人千。不如饭一持五戒者。饭持五戒者万。不如饭一须陀洹。饭百万须陀洹。不如饭一斯陀含。饭千万斯陀含。不如饭一阿那含。饭一亿阿那含。不如饭一阿罗汉。饭十亿阿罗汉。不如饭一辟支佛。饭百亿辟支佛。不如饭一三世诸佛。饭千亿三世诸佛。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。

这一段文,是比较一下福田的胜劣,令人知道供养的胜劣。

佛言,饭恶人百,不如饭一善人:所以佛说,你想行布施,你也要知道怎么样布施才是重要的;你想种福田,你若不会种,不懂得种福的法,那么你种了,也是没有福的。所以说,你布施饭给一百个恶人,你还不如布施饭给一个善人那个福田多。

为什么?你给一百个恶人饭吃,他们吃饱了饭,也只知道去做恶事──他们所做的恶事,都是你帮助的;你是一个帮凶,你帮助他们做恶,帮助他们做坏事。你若布施给一个善人饭吃,他吃饱了,就去做好事──那么他所做的好事,可以说都是你成就他做的好事。所以不如饭一善人。

饭善人千,不如饭一持五戒者:你布施饮食、财宝,这个饭也就包括一切布施的缘在里头了。甚至于你布施头目脑髓,帮助人做善事,你把生命都布施出来了,那么他做的善事都是你成就他的。你若帮助恶人,你布施生命,那反而造罪了。可是你饭一千个善人,这善人就是不做恶事的善人,不如布施给一个持五戒的人这个功德大。

饭持五戒者万,不如饭一须陀洹:你布施饭给持五戒的人,持五戒就是皈依三宝、受持五戒、修十善的这个人。可是你布施给一万个受五戒的这种人,不如供养饭给一个证初果须陀洹的圣人那个功德大。

饭百万须陀洹,不如饭一斯陀含:你供养百万个初果须陀洹的圣人,不如供养饭给一个二果斯陀含的圣人。因为初果不知道二果的境界,初果是破见惑,二果是破欲界六品的思惑,这前面都已经讲过了。所以你供养饭给二果斯陀含,比供养初果须陀洹的功德更大的。

饭千万斯陀含,不如饭一阿那含:你供养饭给千万个断了欲界六品思惑的二果斯陀含,不如供养饭给一个三果阿那含的圣人。三果阿那含,也就是把欲界九品的思惑全都断了,才证三果。

饭一亿阿那含,不如饭一阿罗汉:你供养饭给一亿个证三果阿那含的圣人,不如供养饭给一个阿罗汉的功德大。

饭十亿阿罗汉,不如饭一辟支佛:你供养饭给十亿这么多的阿罗汉,又不如供养饭给一位辟支佛。辟支佛叫缘觉,阿罗汉叫声闻。声闻是闻佛的声音而悟道;缘觉是在有佛出世时,修十二因缘法而悟道的。若在无佛出世时,观一切万物幻化无常的这种境界而悟道的,这叫独觉。所以你饭十亿阿罗汉,不如饭一位辟支佛。

饭百亿辟支佛,不如饭一三世诸佛:供养百亿那么多的辟支佛,不如供养一位佛。过去、现在、未来这三世诸佛,无论哪一尊佛,你都供养他。

饭千亿三世诸佛,不如饭一无念、无住、无修、无证之者:供养饭给千亿三世诸佛,也不如你供养饭给一个无念、无住、无修、无证的圣者。无念,念而无念;无住,住而无住;无修,修而无修;无证,证而无证,这个就都到圆教初地的果位上了。这些无念、无住、无修、无证的圣者,也就是法身大士,他们都能“八相成道,百界作佛”,都能有这种能力了。

所以我们供养,应该要知道供养的理,知道供养哪一类人有什么好处,因此我们要亲近善知识。你若亲近恶知识,就学得邪知邪见;你若亲近善知识,就会学得正知正见。你若供养恶人,就造罪了;你供养善人,就有功德了,所以这是我们要知道的。

第十二章.举难劝修

佛言。人有二十难。贫穷布施难。豪贵学道难。弃命必死难。得睹佛经难。生值佛世难。忍色忍欲难。见好不求难。被辱不瞋难。有势不临难。触事无心难。广学博究难。除灭我慢难。不轻未学难。心行平等难。不说是非难。会善知识难。见性学道难。随化度人难。睹境不动难。善解方便难。

佛言,人有二十难:佛又说了,所有的人都有二十种难。难,就是不容易的事情。容易的事情就不难了;不容易的事情就是难。这不容易的事情,就是逆,所谓逆境,是不容易明白、不容易认识的;这个容易就是顺,顺就是人觉得好受一点。

那么这二十种难,就是人不容易做的──

第一就是 贫穷布施难:你若有钱,想做布施,那是很容易来做布施的,因为你有。有,用一点也不算个什么;你若没有,而能布施,那才是真正的布施。因为你能做到所谓做不到的事情,这事才是真;你做得到的事情才去做,那是人人都可以做的。人人都能做得到的,你去做,那没有什么出奇;人人做不到,你能做得到,这就是出乎其类,拔乎其萃,和一般人不同了。

讲到贫穷布施难,我们可以说一个公案。

在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,有这么一个最贫穷的人,他虽然贫穷,但是还有个太太,就夫妇俩。可是夫妇俩的生活非常困难,只有那么一间小破房子住,没有饭吃,没有衣服穿,穷得这样子,只好天天去乞讨,到街上去和人要饭吃。要饭吃,这不是很难的一件事,难的是夫妇俩没有衣服穿,只有一条裤子。两个人穿一条裤子,你说这一条裤子怎么穿呢?就只能轮流着穿。譬如今天丈夫出去讨饭吃,就穿这条裤子出去讨饭,讨回来的饭,夫妇分着吃。明天呢,就是太太出去讨饭,也穿上这条裤子。在家里的这个人就没有裤子穿,出去讨饭的这个人就有裤子穿,要回来的饭,还是两个人分着吃。这样马马虎虎的,也就天天这么维持生活,你看!穷得这样子,可以说是最穷的人了。

在这时候,有一位辟支佛──辟支佛有宿命通的──他一观察:这两个人在宿世之中不肯做布施,所以今生就这么穷,穷得要两个人穿一条裤子。“啊,这回我要度他们去!”这辟支佛就发愿要度这两个人,让他们有机会种福,于是到这夫妇的门前来化缘。

这辟支佛是一个比丘的样子,站在这夫妇的门前那个地方,托着钵要化缘。这对夫妇一看,有个和尚来化缘,自己家里什么也没有,饮食也没有,衣服也没有,只有一条裤子。这丈夫就对太太说:

“唉,我们都要发一点布施心来求求福。为什么我们这么穷呢?就是以前我们不肯布施,所以现在穷得这个样子,我们应该做个布施。”

“做布施?我们有什么可以布施?”

“我们还有一条裤子!可以把它布施给这出家人。”太太就发了脾气:“你真是混帐!你真是糊涂!我们就这么一条裤子,如果把它布施出去,我们连这出去要饭的本钱都没有了,我们用什么可以再向人乞食呢?──只有这一条裤子轮流着穿,还可以出去讨饭;要是把裤子也布施了,我们怎么出去呢?”

丈夫就劝他太太:“不错,这是很不容易的,但是我们不管自己的生活,布施裤子给这比丘,我们两个不出去,就在这儿饿死算了,还管那么多干什么?你看,那比丘在这儿也不走。”

太太一听,叹了一口气说:“唉,好吧!你欢喜布施,就布施好了!”这夫妇俩就把这一条裤子,从窗户递给这比丘了。这比丘是个证果的辟支佛,他接受这条裤子后,就到释迦牟尼佛那个地方去,辗转供养释迦牟尼佛,说:“这是我方才在一个穷苦人家,化来的一条裤子,这条裤子是他全家的财产,可是他都布施给我了。”

释迦牟尼佛就接受这条裤子。接受之后,就对人说:“这功德是很大的,他家里就这么一条裤子,都能布施出来供养这比丘,尤其供养的是个辟支佛,所以能得福无量,将来是有很大的福。”

当时在释迦牟尼佛这个法会里,这国家的国王也在这儿,国王一听,就想:“自己国家有这么一个穷得连饭也没得吃,连衣服也没得穿的人,自己在皇宫里吃得那么好,穿得也那么好,这怎么能对得住老百姓呢?”于是国王生了大惭愧心,就派人到这穷苦的家庭去送米、送面、送吃的、送穿的,送了很多。这两夫妇即刻就得到果报了,才布施一条裤子,现在什么都有了。他们以后也去见佛,佛就为他们说法,一说法,这两人即刻就证到初果。

所以说贫穷布施难。你在难的时候,若再能布施,这才是真正有布施心;越难你越能做,这才有价值。好像我们人不能捱骂,若有人骂我们,我们能受,这就是有德行;人也不能捱打,若有人打你,你能接受,能认识:“啊!这是善知识,他能令我消业障,能令我出苦海,这是最难得的善知识。”无论哪一位,境界来了,你们要认识,说你不好的人,那正是你的善知识。不要听人家赞叹你一声,就好像小孩子吃糖似的,高兴得不得了;人家毁谤一声,就比吃黄连还苦,不要这样子。

佛说二十难,人生岂止二十难,这难可就多了,难的事情来了,你能把它处理得很容易,那就是明白佛法了。

豪贵学道难:豪,富豪,很有钱的;贵,就是尊贵,很有地位,很有势力的。既有钱又有势力,当然生活很安定,不像方才说的那对夫妇,只有一条裤子,那么样地苦恼。豪贵的人穿的衣服很多,钱也很多可以用,并且有很多高尚的亲戚,又有很多有名望的朋友。在这时候,你教他修行用功,出家学道,这是很不容易的。为什么?他一切一切都满足,一切一切都觉得很快乐,什么都很自由,住的房子像皇宫一样,吃的都是一般人吃不着的最名贵、最有价值的东西,所以你要他修道,这是不容易的。

弃命必死难:弃命,就是不要命了;但是即使你不要命,也不一定就可以死的。好像有时候人想要自杀,吃安眠药,吃得少,他又活过来了,这就是想不要命,却不一定会死的。如果你想不要命,就一定会死,那就不难啰!

又有一个说法,你这命不要了,当然会死;就算你想要命,用种种方法来保护着,教它一定不死,这也是办不到的。人人都会死,没有一个人是永远长生不老,长生不死的。没有这种事,所以说弃命必死难。

得睹佛经难:你们各位不要以为现在能听讲经,又能看经,觉得很容易,这是不容易的──

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
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

你想一想,这佛经是不容易遇着的,况且我们这人身也是不容易得的。今生得着人身,又遇到了佛经,还能听人讲佛经,这是不容易的,这都是无量劫以前你们就种了大善根。

生值佛世难:你生在有佛出世的时候,这也不容易。虽然现在佛灭度了,但还有佛法,还可以学佛,还可以修行,这都是很幸运的。

忍色忍欲难:这色、欲,男女之情这种爱欲,是不容易忍的。因为一般人平常的情形,都是有这种生理──男女要结婚,这都忍不住的。你若能忍得住,能忍色、忍欲,对境界无心,能有忍力,这也是不容易的。你忍来忍去忍不住了,就颠倒了;忍来忍去忍不住,又颠倒了,所以这忍色、忍欲也是不容易的。

见好不求难:见到什么好事,你不去贪求,这也是不容易的。人人都是见着好就贪了,所以见好不贪求,这也是不容易的。

被辱不瞋难:好像无缘无故就被人打一顿,无缘无故就被人骂一顿,也不因为有什么理由,他就来侮辱你一番。侮辱就是对你不客气,对你很不好,这时候你不瞋恨,心里能没有那回事似的,这是不容易的。不容易,你若能做,那就是过来人了。

有势不临难:有势,就是有势力。好像作官的,他要杀人就杀人,这叫倚势凌人。人家没有犯法,他用势力去把人杀了,这叫有势。临,就是临到其他人的身上去。有这种权力,就随便杀人,这叫有势临。不临,就是不仗着权力去欺压人。虽有权力,还是尊重人,不随便杀人,随便欺负人,这叫有势不临,这也不容易的。虽不容易,但是你若能那样做,这是最好的。

触事无心难:触事,你无论遇着什么事,若能以无心处之,以无心应付。事情来了,也不要紧,随缘处理;事情去了,更不要紧。就是“事来则应,事去则静”,这叫无心,没有执着心,没有妄想心。

广学博究难:广学,就是广泛地去学习;博究,是多多地研究,这也是不容易做的事情。

除灭我慢难:人人都有一个我慢,你若想要把我慢除灭了它,没有我慢,这也不容易的。

不轻未学难:各位先出家的,都要知道这一点,对没有学佛法的,你不能轻慢他;你若轻慢他,那就叫轻慢未学了。对不懂佛法的人,你应该用种种的方便法门来教化他,不应该轻慢他,不可轻忽他,不可对他很不客气的。

在佛教里有四种的不可忽,佛也常常这么说。什么是四种不可忽?

(一)火虽小不可忽。对于小小的火,你不可以马虎,不可以随便。虽然是很小的火,你也要很注意它,因为你一不注意,它就把所有的东西都烧光了。

(二)龙虽小不可忽。龙虽然很小,你也不可以忽略它,因为龙有神通变化,可小可大。

(三)王子虽小不可忽。王子是国王的太子,虽然他很小,但你不可以忽略他,因为他将来是做皇帝的。

(四)沙门虽小不可忽。沙门虽然小,你也不可以忽略他,因为他将来可以成佛。

因此不轻未学,就是对没有学过佛法的人,你不可以轻看他,不可以看不起他。所以不轻未学是很难的。

心行平等难:你这个心,要行慈悲平等是不容易的,但是也要去做。

不说是非难:人人多数都欢喜讲是讲非的,若能不说是非,这是很难的一件事。我有个弟子说,他没出家以前,不会讲是非,可是出家以后,在这儿反而学会说了。但是他还觉悟得很快,所以现在相信他又不会讲是非了。

会善知识难:会,就是遇。你能遇到善知识,这也是不容易的。你看人人学道啊!遇到的多数都是糊里八涂的。善知识他不糊涂,不会教你走到错路上去。修道的人一定要听善知识的话;不听善知识的话,在你还没有证果之前,就信自己,任自己的性,那是不行的,终究会堕落,终究会招魔障的。所以一定要亲近善知识,听善知识的教化,这是说会善知识难。

见性学道难:学道的人不容易明心见性,学道要能明心见性,这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。

随化度人难:随缘随份来教化众生,这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。

睹境不动难:你遇到什么境界,能不被这境界所转动,而能转动境界,这一件事也是不容易的。

善解方便难:你能明白什么是方便法,用它来教化众生,这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。

第十三章.问道宿命

沙门问佛。以何因缘。得知宿命。会其至道。佛言。净心守志。可会至道。譬如磨镜。垢去明存。断欲无求。当得宿命。

第十三章是说人怎么样能得知宿命。佛告诉我们怎么样得宿命呢?就是要会道,会道就是明白道。

沙门问佛:有个沙门来请问于佛。 以何因缘,得知宿命,会其至道:什么因缘,怎么样修行,修什么法门,才能知道宿命通,才能明白真正的道理?

佛言,净心守志,可会至道:佛就告诉他了,你要清净其心,要守志,守着你这坚固的志愿。你发什么愿,就要守着。不可以才发了愿,过了几天又不算了,说我把这个愿撤回来,这是不可以的,这就不是守志了。你若能净心守志,把心里的黑暗、心里的妄想、心里的贪瞋痴都去了,守住自己这个志愿,自然就会明白真正的道。真正最高的那个道,就像什么呢?现在举出一个譬喻来告诉你。

譬如磨镜,垢去明存:就好像磨镜子一样,尘垢没有了,明就现出来了。现出来的明,就是宿命通。 断欲无求,当得宿命:你把欲念断了,无所求,到无所求处,什么也不求了。能这个样子,你就会得到宿命通。

我们人修道,要没有一切杂念,没有妄想。你要是能没有妄想,没有杂念,修什么法门,都很快会成功的。你若尽有一些妄想、杂念、贪瞋痴,装满在肚子里头,那当然你修什么法门也不相应的。

所以我们学佛法的人,修行的人,一定要先断欲去爱,把欲念先断了,就什么再也不求了。你有所求就是苦,无论求什么,求不到,就有个求不得苦。这一点是各位要注意的。

修行修什么?就是把我们的妄想修没有了,欲念修没有了,这就是有功夫了。你把你这些嫉妒、障碍、贪瞋痴,都打扫干净了,就会得到宿命通。

第十四章.请问善大

沙门问佛。何者为善。何者最大。佛言。行道守真者善。志与道合者大。

第十四章是说明善,没有什么能比得过真正的修行,这是最善的。大,就是证得真实的理,这是最大的。

沙门问佛:有一位沙门就请问佛。 何者为善,何者最大:什么是最好的事情呢?什么是最伟大的事情,最要紧的?是最应该做的呢?

佛言,行道守真者善:佛答覆他的问题说,你能修行真正的佛法,这就是最好的,不要修旁门外道。什么是真正的佛法?就是不自私,大公无私,忘人无我。不要有一个自己,要没有自私心、自利心,一举一动都是行菩萨道,利益众生。

自己明白了,也想教他人明白;自己得到利益,也愿意其他人得到利益,不是自私自利的。能这样,这是最善的。行道守真是守真理,不要守虚妄、不实在的那种法。修行要明白真理;不明白真理,那就不是守真,能守真这才是最好的。

志与道合者大:你的志愿和你所修行的道合而为一,你能证果,得圣人果,或者证阿罗汉果,或者行菩萨道,这都是最大的。

第十五章.请问力明

沙门问佛。何者多力。何者最明。佛言。忍辱多力。不怀恶故。兼加安健。忍者无恶。必为人尊。心垢灭尽。净无瑕秽。是为最明。未有天地。逮于今日。十方所有。无有不见。无有不知。无有不闻。得一切智。可谓明矣。

第十五章是告诉人忍辱的力量是最大的,能灭一切的垢,明白得也远。

沙门问佛:又有一位沙门请问于佛。何者多力:什么事情是力量最大最多的呢?何者最明:什么事情是最明了?最有智慧呢?

佛言,忍辱多力:佛答覆这问题说,若能忍辱,你那力量就大;若不忍辱,就没有力量,你忍辱的这种力量,是没有穷尽的。为什么它力量大呢?不怀恶故:因为它就是一种善的力量,没有恶的力量在里头,完全是善的,因此这力量就没有穷尽。兼加安健:又兼上它还平安、健康、健全。

所谓柔能克刚,软的能克硬的;弱能胜强,软弱的能把刚强的胜了。我常跟大家讲,牙为什么会掉呢?就因为它硬;舌头为什么不掉呢?就因为它软。你就算活到几百岁,碰见的人都是掉牙的,没有人掉舌头的。舌头就因为它软,能忍辱,所以忍辱的力量最大。

忍者无恶,必为人尊:能忍耐的人,一定不会做恶的。你不做恶,一定会得到人的尊敬。心垢灭尽:你心里的自私自利、贪瞋痴,种种染污的念头,那些欲心,要是把它灭尽了,就净无瑕秽:你清净得一点毛病也没有,一点瑕疵也没有,一点染污的心也没有,就只是清净心。是为最明:你若能把心里的黑暗去尽了,这才是最光明的,最有智慧的。

未有天地,逮于今日:从还没有天地以前,直到现在。十方所有,无有不见:就是从无始以来,十方所有的,没有看不见的。无有不知,无有不闻:也没有不知道的,就是从无始劫到现在,所有的事情都知道,也没有一件事情没有听过。得一切智,可谓明矣:为什么能这样子?就因为你得到一切智。这才算是真正明白,真正明了,真正有智慧了。

第十六章.舍爱得道

佛言。人怀爱欲。不见道者。譬如澄水。致手搅之。众人共临。无有睹其影者。人以爱欲交错。心中浊兴。故不见道。汝等沙门。当舍爱欲。爱欲垢尽。道可见矣。

第十六章说明我们一般人的心,心水本来是澄清的,但你要是把它搅浑了,就不澄清了。澄清是什么呢?就是道。不澄清呢?就是爱欲。这爱欲障着我们不能明心见性,障着我们不能见道,也就是不能证果。证得初果就是见道位,也就是见道了。

佛言:佛说,人怀爱欲:这个法对西方人讲,是很讲不通的,西方人无论什么都讲爱、讲欲。人怀爱欲,人所怀抱着、心里所怀念的,就是爱和欲,什么都讲爱,什么都讲欲。 不见道者:你修道不明白道,一边修,就一边丢;一边教你没有爱欲,你这边爱欲就更多一点。

譬如澄水,致手搅之:你有爱欲来袭不见道,就譬如什么呢?譬如那澄清的水,用手把它搅浑了。因为这水里有一些沙泥,有一些微尘在里头,若没有微尘,你搅它,它也不会浑的。这微尘是什么呢?就是爱欲。这爱欲就像水里的微尘;生爱欲心,就譬如你用手来搅。 众人共临,无有睹其影者:所有的人,都来到这水的旁边,共临于水,就是站在水的旁边。但谁也看不见这水里有自己的影子,为什么?就因为你搅浑了!为什么你不见道呢?也就因为你被爱欲浑了。

人以爱欲,交错心中浊兴:人啊,一天到晚想爱、想欲,想这种不干净的东西。交错,就是想来想去都是这个东西。那么在你心里头,智慧水浑了,没有智慧,这是浊兴起了。故不见道:所以就不明白道,修道修来修去,也不证果,也不见道,为什么?就因为你有爱欲心;你若没有爱欲心,很快就会见道了。

所以佛说, 汝等沙门,当舍爱欲:这汝等沙门,连我们现在这些比丘、比丘尼都包括在内,都应该把爱和欲舍了。这舍爱欲,不是说:“噢!我很讨厌的,我见到女人就发脾气,赶她走。”不是那样子。那要怎么样呢?要见如不见,闻如不闻,也不需要讨厌她,但是也不动心,不动念头。当舍爱欲,“舍”就是布施出去了,好像你布施钱给人,已经布施了,自己就不能再有了,所以要把它舍了。舍给谁呢?舍给你爸爸,舍给你妈妈。 爱欲垢尽,道可见矣:爱和欲念这种邋遢污浊的垢若是没有了,你修道就可以见道,就可以证果了。

第十七章.明来暗谢

佛言。夫见道者。譬如持炬。入冥室中。其冥即灭。而明独存。学道见谛。无明即灭。而明常存矣。

第十七章是显出无明是没有体性的,因为没有体性,所以它一灭就灭了;你一见道,无明就会灭了。

佛言,夫见道者:所以佛说,见道的这个人。譬如持炬,入冥室中:就好像有一个人拿着一把火炬,到黑暗的房子里边去,其冥即灭,而明独存:这黑暗即刻就没有了,而光明就存在了,因为你有火炬。这火炬就是人的智慧,言其你有智慧就能破无明。无明就是这一间黑暗的房子,你若有了智慧,这黑暗的房子也会变成光明了,所以说而明独存。

学道见谛,无明即灭,而明常存矣:学道能见到真理的这种人,你那无明即刻就没有了;无明既然灭了,智慧就会常常存在的。

第十八章.念等本空

佛言。吾法念无念念。行无行行。言无言言。修无修修。会者近尔。迷者远乎。言语道断。非物所拘。差之毫厘。失之须臾。

第十八章,说明了念、修行和有无这种的关系。

佛言,吾法念无念念:佛说,我这个佛法,在念上就是要没有一个念,连没有念的这个念都没有的,所以叫念无念念。

行无行行:在我这法里头,修行也是用的无功用道,修行也不要有执着,要和没有修行是一样的,连那没有修行的那个行字,都不要存在的。

言无言言:言,就是所说的这个语言,也不要执着这语言,把没有执着语言的那种意思、那种念,也都没有了。

修无修修:修的时候也是修的无功用道,修而无修,证而无证。就是修道,也没有一个修道的思想,这些都要没有的。这就是没有一切执着,把一切执着都空了,连空都要空了它。

会者近尔:你若会得,会得就是明白了,你若明白这个道理的话,就与道相近了。近尔,就是相近了,不会远了。迷者远乎:你要是不明白,你迷昧这个道理,就离道很远了。

那么“道”究竟是什么样子?我告诉你们,这是 言语道断:说也说不出来,想也想不到,言语道断,说不出来这个妙处,所谓“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”,心所要想的也没有了,一切一切都空了。非物所拘:不被物所拘住了,因为物也是真如的本体。这时候你若能会得这种的境界,所有的山河大地、森罗万象,都是真如的本体,所以就不为物所拘了。

差之毫厘,失之须臾:这修行方法你若差了一丝、一毫、一厘那么多,在很快、很短的时间内就会丢了,就找不着了。所以若把这种执着破了,就能得到这种境界。

第十九章.假真并观

佛言。观天地。念非常。观世界。念非常。观灵觉。即菩提。如是知识。得道疾矣。

第十九章是佛教人观“一切唯心造”这种道理,要把虚妄的去了,存这实在的。天覆着我们,在上边;地载着我们,在下边;对凡夫来讲,这都是常住的、不坏的。可是这并不是常住不坏的,它也是有新陈代谢,不是常的。

佛言:所以佛说,观天地,念非常:你观察天地,有寒来暑往、春夏秋冬的这种情形。地就有山、有河,也是互相迁变,不是一定的。所以这都是生灭法,不是真心里头的不生灭法,所以说念非常,这不是一种常的。

观世界,念非常:世,是以迁流为义,就是迁变的,不是常的;界,是以方位为义,它们也都是生灭的,都不是常住不坏的,是不常的,所以说念非常。观灵觉,即菩提:你观自己的灵明觉性,这就是一个菩提性。

如是知识,得道疾矣:你能像这样子去研究,这样子来认识,这样地知道它,那你很快就会得道了。因为你明白这理了,就会得这个道;你不明理,所以就不得道。

第二十章.推我本空

佛言。当念身中四大。各自有名。都无我者。我既都无。其如幻耳。

本章指示人用四大来观身,知道身体如幻如化,是虚妄不实的。

佛言,当念身中四大:所以佛说,我们人应该想一想,想我们身中这四大,我们的身体是四大和合而成的,四大就是地、水、火、风。我们身中坚硬性,就属于地大;湿润性的,就是水大;温暖性的,是属于火大;出入呼吸和动性的,是属于风大。

各自有名:这四大各自有名,每一大有每一大它自己的名字,都各自有名。

都无我者:也没有哪一个地方叫做“我”。你说这全身,你来数──头有头的名字,脚有脚的名字,眼有眼的名字,耳有耳的名字,鼻有鼻的名字,舌有舌的名字,口有口的名字,从头到脚,各有其名。所有的地方都各有其名,你说哪一个地方是有一个我?哪一个地方叫一个我?没有一个地方叫做我!那么,既然没有一个地方叫做我,为什么要执着这个我?为什么要把这个我看得那么重?所以这整个身体也没有一个我的名字,都无我者。

我既都无,其如幻耳:我既然没有了,所以这身体是如幻如化的,不真实的,无论能观、所观,都是虚妄的、幻化的。若能明白这是如幻如化,就能明白空观、假观、中观的这种道理。你能明白这道理了,那你就知道这个身体是虚妄不实的。

第二十一章.名声丧本

佛言。人随情欲。求于声名。声名显著。身已故矣。贪世常名。而不学道。枉功劳形。譬如烧香。虽人闻香。香之烬矣。危身之火。而在其后。

第二十一章,是教人明白好求声名的人,不单是没有益处,而且有害处。

佛言:所以佛说, 人随情欲,求于声名:人顺着自己的情和欲去追求声名,就是去追求一个好名誉。 声名显著,身已故矣:等声名成功了,这时身也就快死了。你声名成功了,也就老了;老了就快死了,所以啊,没有什么大意思!

贪世常名,而不学道,枉功劳形:贪求世界上这一种普通、寻常的名誉,而不去修习道果,这就枉用了功,劳苦了身形。 譬如烧香,虽人闻香,香之烬矣:譬如你点着一块香,虽然人闻着有一股香气,可是那个香烧完了的时候, 危身之火,而在其后:那火烬啊,或者就会着大了,把身烧死了。所以说危身之火,很危险的事情就会在这后边发生了。

第二十二章.财色招苦

佛言。财色于人。人之不舍。譬如刀刃有蜜。不足一餐之美。小儿舐之。则有割舌之患。

第二十二章,是指示明白财色这两个字,它的滋味少,可是伤害很多。所以有智慧的人,不要像小孩子那样无知识,贪这甜味。

佛言,财色于人:佛又说了,世间一个财、一个色,这两种把很多修道的人都给害了。修道的人放不下财,就贪财;放不下色,就贪色。你贪财好色,那道业绝对不会成就的,所以说财色于人,人之不舍:人人都舍不了这个财和色。好像什么呢?这里举出一个譬喻来:

譬如刀刃有蜜,不足一餐之美:那刀刃上有一点点的蜜糖,这不够吃饱一餐的美好味道。小儿舐之,则有割舌之患:这个小儿看见那刀刃上有糖就去舐它,这糖就是指财色,无知的人贪财色,就好像贪刀刃上的蜜,就会有把舌头割断了这种的危险。所以我们人对于财色,一定要看破放下,才能得到自在。

第二十三章.妻子甚狱

佛言。人系于妻子舍宅。甚于牢狱。牢狱有散释之期。妻子无远离之念。情爱于色。岂惮驱驰。虽有虎口之患。心存甘伏。投泥自溺。故曰凡夫。透得此门。出尘罗汉。

第二十三章,这说明了人的妻、子和房子,把人都埋葬在里边了。这种的埋葬比牢狱还厉害,所以人应该远离这种东西,应该知道它的厉害。

佛言,人系于妻子、舍宅:所以佛说,人被妻、子绑住了。系于妻、子,就是被他们绑住;房子也都把人绑住了。所以说,在家人有这三大件在身上,天天都披枷戴锁的。这个“枷”就是家庭的“家”,有家庭就像戴枷似的。枷是木头做的,把它戴到头上一锁上,你没有法子拿得下来的,这就叫枷。戴枷,人犯罪了就戴这个枷;有了这个家,人就被枷住了。好像我们有一些居士有家,行动就不自由,想到天上去,也去不了;想到地下去,也去不了,就在家里枷住了,这就是系于妻子,做什么都不方便。有小孩子,这叫“手捧子”,手上戴着那个刑具,行动也不方便,这叫手捧子。有父母,就像脚上戴那个脚镣子。有家庭的人都有这三大件,所以这叫系于妻子。这系就是被它绑上了,被妻子绑上了,被舍宅绑上了,就是有栋房子也放不下,这也是被绑上了。甚于牢狱:所以这妻、子和房子,也就是人生的一个牢狱。

牢狱有散释之期,妻子无远离之念:坐牢还有坐完了的时候,对妻子呢,就不想远离,无远离之念,就算想离开,也不是真的。好像人说:“要出家!要出家!”要出家就出了!讲它干什么?这就是因为没有远离之念,所以就这么唱唱歌而已。

情爱于色,岂惮驱驰:对于情、爱和女色,就不怕被它所驱驰,不怕被情爱和色来支配,所以说岂惮驱驰。虽有虎口之患,心存甘伏:虽然就好像在老虎的口里一样,但是宁可被老虎吃了,也心甘情愿。

投泥自溺,故曰凡夫:就好像投到泥里头,自己把自己淹没了,所以才叫做凡夫。透得此门,出尘罗汉:你若过得去这个门,什么门呢?就是情欲、情爱和色这个门,与妻、子、房舍这个门。你若能透过去,那就是过关了,这就是一个出尘的阿罗汉,或者可以说是一个要证果的圣人。

第二十四章.色欲障道

佛言。爱欲莫甚于色。色之为欲。其大无外。赖有一矣。若使二同。普天之人。无能为道者矣。

第二十四章讲的是淫欲心,淫欲心若是断了,一定会证果,证得阿罗汉果。可惜这是不容易断的,所有的众生都有这种毛病。所以在《楞严经》上说:“淫心不除,尘不可出”,欲心若是不除去,你就不能证得阿罗汉果。

佛言,爱欲莫甚于色:佛说,所谓爱欲,这个情爱和色欲也就是淫欲心,莫甚于女色。 色之为欲,其大无外:色这种的情欲,你说怎么样啊?它这种大法,再没有比它更大的了,没有可以超出比情欲再大的范围了。 赖有一矣,若使二同:幸亏色欲只有一个,假若再有一个这么厉害的东西,再有一个和它一样的,普天之人,无能为道者矣:普天下所有的众生,谁也不能修道了。就是说只有一个都这么厉害了;要是有两个,一时间就会把人都给吃了,没有人再可以修道了。

还可以这么讲,这个色也可以说是女的被女色所迷,男的被男色所迷。男、女都有同性恋,男的和男的同性恋,女的和女的同性恋,这都叫被爱欲所迷。

第二十五章.欲火烧身

佛言。爱欲之人。犹如执炬。逆风而行。必有烧手之患。

这是第二十五章,说明了爱欲是不可以接近的,不可以接近爱欲的这种情形。

佛言,爱欲之人:佛说,纵欲贪爱的人,就是顺着你自己的情爱和淫欲心这一类的人。 犹如执炬,逆风而行,必有烧手之患:就好像拿着一把火炬,迎着风走路,一定会把自己的手烧坏了。烧了手这还是一个小问题,恐怕有烧身的这种患啊!所以在这种情形之下,不接近是最好的。

第二十六章.天魔娆佛

天神献玉女于佛。欲坏佛意。佛言。革囊众秽。尔来何为。去。吾不用。天神愈敬。因问道意。佛为解说。即得须陀洹果。

这个天神就是天魔,也就是魔王波旬。这魔王等佛将要成道的时候,他先派了很多魔眷属,也就是军队,去想扰乱佛,但佛不被他所转。这第二十六章就是说佛不被魔王所扰乱,还能把魔王化过来,成为佛的一个护法。

天神献玉女于佛:天上的魔王送了三个玉女给佛。什么叫玉女呢?就是生得非常美貌,像玉那么样地可爱。这三个玉女,不但相貌是人间所没有的,天上也没有那么样地美丽。 欲坏佛意:他的用意就是想教佛生淫欲的念头。坏,就是想要破坏佛修道的意志和愿力。

佛言:佛就说了, 革囊众秽:不论是男人、女人,男人生得相貌俊美的,也是一样,女人也是一样的。这不是单单说女人怎么样怎么样坏,男人就没有那么坏了。所以佛言革囊众秽,是说人的身体就是一个皮革之囊。革就是皮革,就是皮包着这么一个bag(袋子),这囊就是一个bag。众秽,里面装着什么东西呢?里面除了屎,就是尿,你说这有什么好?

在外皮上看那男人长得非常俊美,非常好看,再好看也不过像阿难尊者似的,生得相貌那么俊美,摩登伽女一看就爱上了,到佛那儿,佛说:

“你爱他什么?”

“他鼻子也长得好,眼睛也长得好,耳朵也长得好,面孔也长得好。”

“好!你爱他鼻子,我把他的鼻子割下来给你;你爱他耳朵,我把他的耳朵割下来给你;你爱他眼睛,我把他的眼睛挖出来给你,你拿回去啰!”

“啊,那不行!”

那么男女相爱,究竟有什么意思呢?这个相貌生得再好,里边都是革囊众秽──装的是屎、尿,九孔常流不净,眼睛就有眼眵(屎)出来,耳朵就有耳垢,鼻子又有鼻涕,口又有口水,大小便溺等。你说这究竟哪个是干净的?所以这叫革囊众秽,众秽就是众多邋遢的东西。

尔来何为?去,吾不用:所以佛说,你送这个给我,有什么用呢?这对我没有用的,你们赶快回去,我不要!

当天魔献这些女人给佛的时候,佛一看这三个女人,就观想:“唉呀!你们要是老了的时候,面上的皱纹不知多少啊?那皱纹很难看的,老得那个样子,头发也都白了,什么都是很难看的。”佛这么一想,魔女自然就现出这么个样子来。结果她们一看自己,这真没有什么意思,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。所以佛就教她们去了,说:“去!吾不用!我不用你们。”

天神愈敬,因问道意:这时天魔看见佛道心这么坚固,所以他愈发恭敬了,因此请求佛为他说法。 佛为解说,即得须陀洹果:佛就为他说法,这天魔也就即刻证得须陀洹──初果阿罗汉。

第二十七章.无着得道

佛言。夫为道者。犹木在水。寻流而行。不触两岸。不为人取。不为鬼神所遮。不为洄流所住。亦不腐败。吾保此木。决定入海,学道之人。不为情欲所惑。不为众邪所娆。精进无为。吾保此人。必得道矣。

第二十七章是说一个譬喻,就是学道的人要远离一切的障碍。

什么叫两岸呢?两岸就是情和欲,有见思的情欲,又有无明的情欲。见思的情欲就是执着生死,像此岸一样;无明的情欲就是执着涅槃,也就好像触到彼岸一样的。经文上说,人拿这木头和鬼神取这木头,这是譬喻所有一切邪见的网缠着人,就好像木被人取似的;见思这个网把人盖住了,就好像木被鬼神遮了一样。

至于洄流所住,这洄流所住就是懒惰,和精进正好相反;腐败和无为法也正相反。因为他不能直心正念真如,所以他常常想精进却又退了,就像那洄流虽流得很急,但是它一转弯又流回来了;流回来了,所以就不能达到这, 无为法;不能达无为法,他就着相了,那么所修的福慧就修不成功,像木头烂了,他就必须堕落,不会到涅槃的彼岸,不会了生死。这就是被情欲所迷,和被爱见的众邪所娆了。若正念真如和精进,明白法的本性本来就是无为,能这样不为情爱所转,你一定会得道的,这是这一段文大概的意思。

佛言,夫为道者:佛说了,这修道的人,犹木在水,寻流而行:就像一块木头在水里一样,顺流向下走。不触两岸:不被两岸的石头所触、所障碍。触两岸就是这木头被留下来;没有触两岸就是这木头不会被两岸所留,也就是比喻不被情爱所留。这木头就好像一个修道人,不为人取,不为鬼神所遮:也不会被人拿去,也没有被鬼神遮挡住。不为洄流所住,亦不腐败:也不会被流过去,又流回来的这种洄流所停止了,也不会腐烂、败坏。吾保此木,决定入海:我保证这一个木头,一定会到大海里头去。

学道之人,不为情欲所惑:学道的这个人,不被爱情、物欲所迷惑,不为众邪所娆,精进无为:也不被一切的无明、一切的懒惰所障碍,精进修这个无为法。吾保此人,必得道矣:我保证这个人,一定会得道的。

第二十八章.意马莫纵

佛言。慎勿信汝意。汝意不可信。慎勿与色会。色会即祸生。得阿罗汉已。乃可信汝意。

这第二十八章,佛知道我们人这个“意”,就好像一匹马,难调难伏。还有这个“色”,无论男色、女色都应该离它远一点。你不离它远一点,就会有祸生。可是众生从无量劫以来,就是恣情纵欲,在六道轮回里打转转,不能证得阿罗汉果,就因为常常和无明、爱见、慢在一起。因为这样,所以我们人不可以信自己的意念。你不可不小心、不谨慎;你一定要小心、谨慎,不和色会,不要信自己的意。

佛言,慎勿信汝意:佛说了,你不要听自己意念的话,不要信你自己所想的东西,所以说你要特别谨慎一点,特别小心一点,不要信你的意念和你那个意思。汝意不可信:你那个心意是靠不住的,不可以相信的。

慎勿与色会:你切记谨慎一点,不要着到一切色相上。色会即祸生:你若是和色相合而为一,就会有祸患生出来了。得阿罗汉已,乃可信汝意:你若得到阿罗汉,证果了,断见思烦恼了,那时候,才可以稍微信自己的意念一点,还不可以多信。

第二十九章.正观敌色

佛言。慎勿视女色。亦莫共言语。若与语者。正心思念。我为沙门。处于浊世。当如莲华。不为泥污。想其老者如母。长者如姊。少者如妹。稚者如子。生度脱心。息灭恶念。

这是第二十九章,说明白男的要远离女的,女的也应该要远离男的,防备有错误生出来。这就是用生善灭恶这种的方法,来对治自己这种爱欲,所以说好像莲华。这无论是男的,可以这么样来比较;女的,也可以这么样来比较──就好像莲华,虽在淤泥里头,可是不染淤泥,出淤泥而不染。自己这样一想,这念头也就会正了。你念头一正,这就是自利了。

你要看见老的女人,就像母亲;女人看老的男人,就像自己的父亲。如果男人看见女人和自己差不多年龄的,或者比自己稍微大一点的,就作为自己的姊姊这么样观想;要是比自己年轻的,就好像自己的妹妹。若是小孩子,就像看自己的小孩子一样,要发心来度脱他。你发心度脱他,有一种慈悲心,这就是利他。你既然自利,又能利他,这种自利利他的行为相应了,那么恶念自然就没有了,也就没有那么多妄想了。

佛言,慎勿视女色:这是男人对女人,才这么样说;女人对男人,就可以说是慎勿视男色,可以相反过来说。

亦莫共言语:也不可以和他(她)在一起来讲话,不要说是开玩笑,连讲话都不可以的。若与语者:或者有什么事情在一起,应该说话的时时,那怎么办呢?

正心思念:就是不要有邪心,要有正心──我为沙门:男人就说我为沙门,我为比丘;女人就说我是比丘尼,处于浊世,当如莲华:不论男的、女的都是处在这五浊恶世上,这五浊恶世是一个不干净的地方,但我们应该像莲华一样。男的,也可用莲华来比喻;女的,也可以用莲华来比喻。不为泥污:莲华生在泥里头,可是不为泥所染污,它是出淤泥而不染的。

想其老者如母:那么就想比我老的女人,就是我母亲;比我老的男人,就是我的父亲,你要这样想。

长者如姊,少者如妹:若比我自己稍微大一点的,就像我的姊姊;比我自己稍微大一点的男人,就像我的哥哥;比我小的,就像我的妹妹,这是男人看女人。女人看男人呢?比我小的,就像我的小弟弟。稚者如子:幼稚的年龄,不过十岁以上的,都叫稚童。看这幼稚的人,就好像自己的子女一样。

生度脱心,息灭恶念:无论是父亲、母亲、哥哥、姊姊、弟弟、妹妹,都要生一种度脱他(她)离苦得乐的思想。那么,自己这邪恶的念,也就是淫欲心,就可以停止了。

第三十章.欲火远离

佛言。夫为道者。如被乾草。火来须避。道人见欲。必当远之。

这是第三十章,告诉人要远离一切的欲念,不要被欲火所烧了。什么叫乾草呢?好像六情,这六根有个情,好像乾草似的;而六尘这种境界,就好像烈火。你没有到心和境都两忘的时候,就应该修远离的胜行。什么叫心境两忘呢?就是“内观其心,心无其心”,心也没有了,真的是空了;“外观其形,形无其形”,也没有一种境界了,心也空、身也空,心境双忘了,眼看一切物,也都没有了。这时候,就可不为六根、六尘所转了。

佛言,夫为道者:佛说,你们这些修道的人,也可以说是比丘、比丘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,凡是修道的人都包括在内了。 如被乾草:就好像那乾草一样的。这是说男女这种情形,就好像乾柴近烈火。这乾柴就是乾草,草乾了,你用一点点火点它,它就都着了;一着,就烧了。

火来须避:所以火若来了,你应该远避,要离开它远一点。修道的人,那火来了,你应该远避。什么叫火呢?就是欲爱,也就是情欲这种六尘的境界。六根属于情,六尘属于境。这六根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和六尘(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)把人都迷了,迷得人醉生梦死。

所以道人见欲,必当远之:修道的人见到欲,应该远离它,如果你能见如不见,闻如不闻,“眼观形色内无有,耳听尘事心不知”。在这时候,就不必修远离行,你就天天在一起,也不会有麻烦,这样是可以了;要是不能这样,那就要修远离行。

第三十一章.心寂欲除

佛言。有人患淫不止。欲自断阴。佛谓之曰。若断其阴。不如断心。心如功曹。功曹若止。从者都息。邪心不止。断阴何益。佛为说偈。欲生于汝意。意以思想生。二心各寂静。非色亦非行。佛言。此偈是迦叶佛说。

第三十一章,说明人断欲应该从心上断。你想知道断心的方法,你应该知道欲是从心意生出来的,心意是从思想生出来的。

你看这思想是自己生出来的呢?还是从他生出来的?还是共同生出来的?或者是没有因就生出来的?你还要知道这思想是在里边呢?还是在外边?是在里外的中间呢?或者是在过去呢?或者是在现在呢?或者是在未来呢?

你像这样来找思想,这思想也变成寂静了,没有自体。思想已经寂静了,你的心意也都寂静了;心意既然寂静了,你的欲也就寂静了;欲既然寂静了,所以你看一切的色、法就好像镜里边的像。既然像镜中的像,那就不是真的,一切的行为也像泡沫,泡沫也不是真的。所以诸佛都是这样来辗转观察,辗转传授,就是传这调心的方便法门,令你先调伏其心。

佛言:所以佛说,有人患淫不止:不止,就是不可以停止。有人有淫欲的毛病,他一时一刻也不能停止这淫欲的心。因为他欲念这么重,这么厉害,不能停止,他就想法子了,想什么法子呢?欲自断阴:想把自己的男根断了,割去它。

佛谓之曰,若断其阴,不如断心:佛对他就说,你想要把自己的男根割断,还不如把你那妄想心割断了。

心如功曹:心就好像工人的一个头儿。功曹,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,他做一个头儿,就好像一个boss(老板)。功曹若止,从者都息:你这个头儿若停止了,跟着他做工的这些人就都停止了。因为你心里打这妄想,它才有这种行为;你若心不打妄想,也就没有人帮助它了,所以从者都息,就是都停止了。邪心不止,断阴何益:你这个淫欲的邪心若不停止,那你把你的男根断了,又有什么用处呢?那根本就是没有用的。

佛为说偈:佛随着就为他说一首偈颂。

欲生于汝意:说淫欲的念头就生在你心意里边,是由你心意生出来的。意以思想生:这意又怎么生出来呢?就由思想生出来的。二心各寂静:你这欲心寂静了,你这思想、种种邪知邪见也都停止了,这两种的心都停止了,都寂静了。非色亦非行:就没有一种色欲的行为,也没有一种色心的行为,你这欲念的行为都没有了。

佛言,此偈是迦叶佛说:佛又说了,这就是迦叶佛所说的偈颂。

第三十二章.我空怖灭

佛言。人从爱欲生忧。从忧生怖。若离于爱。何忧何怖。

第三十二章是说明了人为什么有忧愁恐惧?就是因为人有爱欲,所以才有忧愁恐惧;若把爱欲断了,就没有什么忧愁恐惧了。

我们人从无始劫以来到现在,妄认四大为自己的身相,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己的心相,所以就执着贪恋,不愿意把它放下。因为这样,所以就有种种的麻烦生出来。这种种麻烦生出来了,就有很多的忧愁、烦恼,也就生了种种的恐怖。

你若能观察这四大,能知道这身是四大和合而成,本来没有一个我;你再观察六尘缘影也是空的,没有的。若你知道心是无常的,能把爱欲心先断了,你这忧怖也自然就都没有了。

佛言:所以佛说,人从爱欲生忧,从忧生怖:因为有爱欲,就有所忧患、有忧愁、有烦恼;从忧愁、烦恼,就会生出一种恐怖心来。若离于爱,何忧何怖:你要是能把欲念和爱断了,或者转变了。那有什么可忧愁?又有什么可以恐怖的呢?没有了!人之所以会有忧愁恐怖,就因为有这种执着,放不下,所以才有忧患和恐怖。

第三十三章.智明破魔

佛言。夫为道者。譬如一人与万人战。挂铠出门。意或怯弱。或半路而退。或格斗而死。或得胜而还。沙门学道。应当坚持其心。精进勇锐。不畏前境。破灭众魔。而得道果。

这是第三十三章,佛以譬喻说明修道的人应该有“戒、定、慧”这三无漏学,要一心来精进学道。

好像有一个人,有无始的虚妄,种种的习气,和一切的惑──见惑、思惑、尘沙惑这种种的惑。若你能专一其心来学道,这就譬如一个人。你有很多的虚妄,很多的惑、习气,这就譬如万人。你能受持净戒,这就譬如什么呢?譬如你挂上铠甲,挂上盔甲了。然后你再能坚持其心,就没有怯弱了,这就是一种戒力的精进。你能精进勇猛,不会在半路上退回来,这就是一种定力。有定力,就不会半路退回。你再不怕前边种种境界,不怕前边有许多敌人等在那儿和你作战,若不怕他,你就不会和人家一战争就死了,这就是一种慧的力量。

你有戒定慧这三种的力量,便能破灭无始的习气,无始的虚妄。这种种的毛病就等于众魔,能破众魔,你就可以证得道果;你能证得道果,那就是作战得胜回来了。

佛言,夫为道者:这个修道的人。 譬如一人与万人战:你能专一其心来修行,就好像一个人和万人战。这就是说除去种种的习气、毛病、虚妄、贪瞋痴,就好像与万人作战。在这个时候,你挂铠出门:就像披上盔甲和人作战,是不怕的。 意或怯弱,或半路而退:你要是心里不坚固,怕了似的,就是怯弱。或者修行修行,修到一半就不修行了,半路而退了。 或格斗而死:或者因为和虚妄的习气、魔军来作战,就战败了,修行不成功,死了。 或得胜而还:或者是得胜回来了。

沙门学道,应当坚持其心:应该把心坚固了,不要半途而废, 精进勇锐,不畏前境:向前精进勇锐,只有进而不能退,不怕前边的敌人那么多。破灭众魔,而得道果:把一切魔王都破灭,都打败了,自然就能证得道果。

第三十四章.处中得道

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。其声悲紧。思悔欲退。佛问之曰。汝昔在家。曾为何业。对曰。爱弹琴。佛言。弦缓如何。对曰。不鸣矣。弦急如何。对曰。声绝矣。急缓得中如何。对曰。诸音普矣。佛言。沙门学道亦然。心若调适。道可得矣。于道若暴。暴即身疲。其身若疲。意即生恼。意若生恼。行即退矣。其行既退。罪必加矣。但清净安乐。道不失矣。

第三十四章说明了人学道的方法,应该好好地调身、调心,不要令身心或者太紧张了,或者太懒惰了。在儒教里也讲,你若往前进得快,往后退得也快。你修道时,不要忘了这个道,也不要帮着这个道,要这个样子。能这个样子,这才是修道的一个好办法;你若不是这样,修道就不能成道了。因为你不会用功,不是紧了,就是慢了。所谓──

紧了绷,慢了松,
不紧不慢才成功。

紧了绷,就像弹琴,弦若紧,它就断了。慢了松,你弹的弦很不紧,那它又太松了。所以也不紧,也不慢,这修道才能成功的。

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:有一个沙门,晚间诵持迦叶佛那个时候留下的《遗教经》,他诵念这经时, 其声悲紧:他声音很悲恸,很紧张的样子。 思悔欲退:他就自己觉得很惭愧,又想要不修行,要退步了。

佛问之曰:佛就问他了。 汝昔在家,曾为何业:你在家的时候,是做什么职业的?你做的是什么事情啊?对曰,爱弹琴:这个沙门就对佛说,我最欢喜奏乐弹琴,我欢喜做这件事情。

佛言,弦缓如何:佛对他说,那你就懂得弹琴嘛!这弹琴的弦要是缓慢了、松了,会怎么样啊?对曰,不鸣矣:这沙门就对佛说,弹不响了。弦若松了,就弹不响,琴就不鸣,就没有音乐了。

弦急如何:这弦如果太紧了,又怎么样呢? 对曰,声绝矣:这沙门就对佛说,那么这一弹,弦就断了,也没有声了。

急缓得中如何:也不急,也不缓,这急缓正相当时,又怎么样呢? 对曰,诸音普矣:这沙门对佛说,这音乐就奏得普遍都响了,很好听的。

佛言,沙门学道亦然:佛就说,这“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瞋痴”的沙门,想修习道业,也是要这样。心若调适,道可得矣:你心也不紧也不慢,也不要着急,也不要懒惰,这就可以得道了。

于道若暴,暴即身疲:你在修道的时候,如果很暴躁、很着急的话,那你这一着急,一有火气,身就很容易疲倦了。 其身若疲,意即生恼:你身既然疲倦了,你的意念也就生出烦恼来。意若生恼,行即退矣:你意念假如生了烦恼,一生烦恼,就会退心,就想要还俗不修行了。 其行既退,罪必加矣:你这行为既然向后退,不精进了,你的罪孽也一定又加多,又加重了。

但清净安乐,道不失矣:你能单独地,也就是一个人清净其心,安乐其心,这就不会不得道,一定会得道的。

第三十五章.垢净明存

佛言。如人锻铁。去滓成器。器即精好。学道之人。去心垢染。行即清净矣。

在这一章, 佛言:佛就说了, 如人锻铁,去滓成器:就好像人锻炼铁一样,把铁的渣滓去了,然后做成一个器皿。器即精好:铁的渣滓没有了,无论造成什么器皿,它都非常好的。如果这渣滓不去呢?那就造不出一个好器皿来。

学道之人,去心垢染:我们所有修行学道的人,要把心里的染污都去了。你去了染污心,就是清净心;你染污心若不去,清净心就不现。也就好像铁里头的渣滓,你若不去掉它,就不能成一个好的器皿;你若把铁里的渣滓去了,就可以做一个好的器皿。我们人人都可以成道的,是一个道的器皿;可是你染污心如果不去,就不能载道,不能成道。

所以你想要成就你的道果,先要去染污的心,去这垢染。垢染就是心里的欲,尤其是淫欲心。你淫欲心若不去,这就是有垢染;你淫欲心若是去了,就没有垢染。没有垢染就是清净心,所以说 行即清净矣:行,就是修行的行门,你所修行的行门都会清净的。你心里的染污如果不去,修行就不能得到清净。

淫欲心固然是染污,但这是最大的。其余的,还有你的贪心、你的瞋心、你的痴心、你的慢心、你的疑心,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这都是垢染的心。要把这些都去了,你的修行就能与道相应,返本还原,返回你本有的清净心。

第三十六章.辗转获胜

佛言。人离恶道。得为人难。既得为人。去女即男难。既得为男。六根完具难。六根既具。生中国难。既生中国。值佛世难。既值佛世。遇道者难。既得遇道。兴信心难。既兴信心。发菩提心难。既发菩提心。无修无证难。

第三十六章是说明了──人身难得、中国难生、善知识难遇、佛世难值等,这种种的难。

佛言,人离恶道:三恶道就是地狱、饿鬼、畜生。人能离开这三恶道,得为人难:出生来做人,这是不容易的。佛住世的时候,曾经对所有的弟子,提出一个问题来研究。什么问题呢?有一天,佛在地上用手抓了一把土,就问所有的弟子:“你们各位说,现在我手掌里的土多?还是大地上的土多?你们每一个人都要说。”

所有的佛弟子答覆佛这个问题,就说:“当然是佛手掌里的土少,大地的土多了!”那这有什么可问的呢?

佛就说:“从地狱、饿鬼、畜生这三恶道里边,再能来做人的,就像我手掌上的土这么多;不能得到人身,还在三恶道里的众生,就像大地土那么多。”由这证明,人能离开三恶道来做人,这是不容易的一件事,所以说“得为人难”。

既得为人,去女即男难:得以做人这是很难了,但是做人中还有一难,能不做女人而做男人,这就更难了。这是按照欢喜做男人的人来说的,你想要做男人做不到,所以说不容易做。那么做女人难不难呢?也不容易的,你欢喜做女人的,要保证自己一定能做女人,也是不容易的,因为这是没有把握的事。做男、做女,自己都没有把握,没有主权,不能说我愿意做什么,就做什么,所以这也是很不容易的。

既得为男:你既然得以做为男人了,或者得以做为女人了,我不要单单说是得为男人,因为也有的人欢喜做女人呢!你得到人身,能做人了。或者你欢喜做男的,就得到男身;欢喜做女的,就得到女身了,这叫遂心满愿,不难了。

六根完具难:可是要六根完具又不容易了,六根就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有的虽做了人,但没有眼睛,眼睛瞎了,是盲人。有的做人是个聋子,这是耳根坏了。有人这鼻子很不通气的,虽然有鼻子,也有若无,有也像没有。舌是尝味的,或者说话的,那么他不会说话,也不能知道味道,所以这叫舌根坏了。有的身根坏了,你看那半身不遂,不能动弹了,这是身根坏了。有的意根不会想东西,什么也不懂。以上种种就是六根不完具,六根不完具,这是很容易的;若要完具呢,这是很不容易的,很难的,所以说六根完具难。

六根既具:那么六根完具不缺了,眼睛像个眼睛,耳朵长得也像个耳朵。不会耳朵长得像眼睛,眼睛长得像耳朵,或者嘴巴长得像眼睛,眼睛像个嘴巴,这都是不配合。或者七、八家子搬到一起去──眼睛、耳朵、鼻子、口,都长到一起,没有分开,它们愿意合伙,做一个合伙的公司。你说这难看不难看呢?但是也没有法子。

六根既具了, 生中国难:边远地区的人类在中国来讲,分为南蛮、北貊、东夷、西狄──南方的人叫蛮子,北方叫貊,东边叫夷人,西边叫狄人。这些都是中国里边分出来的,叫边地下贱。生在边地是很容易的,要生在中国的中间,是不容易的,所以生中国难。

既生中国,值佛世难:既然生在中国,又遇到佛出世的时候,是很难的,很不容易的。

既值佛世:既然遇到佛在世的时候,遇到佛世了,遇道者难:道者就是善知识。你若再能遇到善知识,遇着有道的人、修道的人,你自己也能修道,这是很不容易的,所以遇道者难。

既得遇道:既然你遇着,明白佛法了,明白修道的法门了。兴信心难:你要生出来一种信心,那又不容易。你虽遇着道了,但又不修行,不生信心,那也等于没有遇着,因为你不生信心。

你若生信心了, 既兴信心:你既然生出这一种信心了, 发菩提心难:你想依法修行又不容易,信是信了,好像有很多人相信佛法了,你教他修行,他就不修行。不要说旁的,就连抽个香烟,你教他戒了,他都舍不得;舍不得就放不下。啊!生信心难。你有了信心,虽生出信心,你想发菩提心也不容易,不能依法修行。

既发菩提心:你已经发菩提心了,菩提心很难的,那么你也发了。可是 无修无证难:你能到这个修无所修,证无所证,所作已办,不受后有,那又是不容易了。无修无证,就是已经修完了,已经证得了,所以不需要再修了。好像人吃饱了饭,不需要再吃了;你睡觉睡够了,也不需要再睡了。这修道为什么无修无证了呢?就是到无学位了,已经证了四果阿罗汉,这是按着小乘来讲。

若按大乘来讲,无修无证,已经证得佛果了,上无佛道可求,下无众生可度了,这是无修无证,这又不容易了。所以修行,我们若是没明白佛法,不懂得就不管了;若懂得佛法了,就赶快要努力修行。

第三十七章.念戒近道

佛言。佛子离吾数千里。忆念吾戒。必得道果。在吾左右。虽常见吾。不顺吾戒。终不得道。

第三十七章是说你若相信佛的戒律,就算离佛多远,都是在佛的面前;你不相信、不守持佛的戒律,你就是常在佛的面前,也不见佛、不闻法。这也就和六祖所说的话是一样的,六祖说:“你相信我,即使你离我十万八千里,也和在我身边是一样的;你不相信我,虽然你常常在我的身边,也和离我十万八千里一样的。”这一章的经文也是这意思。

佛言,佛子离吾数千里:佛说,佛的弟子,虽然离我很远很远的,有数千里这么远,若忆念吾戒,必得道果:忆念就是不忘。他若常常能记着、能忆念,常常能不忘我的戒律,能依戒修行,执持戒律去修行,修道一定会证果的。

在吾左右,虽常见吾:他就算在我的身边、左右,虽然常常看见我,不顺吾戒,终不得道:但不依照着我所立的戒律去修行,他就是怎样子,也不容易得道的。

由这一段经文看来,你依教奉行,依照佛法修行,就是真正佛的弟子,就常见佛面,常随佛学;你要是不持戒律,对面也会错过。

在以前,波罗脂国有两个比丘,想到舍卫国来见佛,中间经过的路程是很遥远的。他们走路走得很渴很渴的,渴得就要没有法子走路,就要渴死了。结果,在前边他们就遇着一点点水,这水是在一个死人的头骨里。

一个比丘拿起这水就喝了,然后给另外一个比丘喝。另外这比丘看那水里很多虫子,因为这水既然在人的头骨里边,又有很多虫子,他就不喝了。

“你为什么不喝这水?不喝就要渴死了!”

“因为佛制的戒律,水里若有虫是不可以喝的。我宁可渴死,都不喝这有虫子的水,我是要依照佛的戒律来修行。”

“你真是愚痴啊!现在已经要渴死,你喝了水,就可以见佛;你不喝水,就渴死了,你还这么固执。”就这样说他,这比丘也不喝,那个比丘就把这水都喝了。

喝水的比丘走起路来,就很健康的;没有喝水的比丘,果然就在半路上渴死了。死了之后,因为他专持戒律,就生到忉利天上去了,具足天人的福相。他当天晚间就来见佛,佛为他说法,他当时就得到法眼净,证了果。那因喝水没渴死的比丘,却在第三天才到,也见了佛。

佛就问这一位比丘,说:“你从什么地方来的?有几个人和你一起来呀?你在路上都很平安吗?”这么一讲的时候,这比丘就说了:“我从波罗脂国来的,到这儿的路程很远,中间经过一个地方,根本就没有水喝。后来发现一点点水在头骨里,我就喝了一点。我有一个同参,他看见那水里边有虫子,就不喝,所以就渴死了。这是他和佛没有缘,所以渴死了也没有见着佛,这个人是太执着,执着心太厉害了。”

佛听他说完之后,就叫这渴死的比丘出来和他见面,说:“他当天就升天了,得到天人的这种寿命是很长的。他又到我这个法会来,我为他说法,他已经证果了。你说他愚痴,其实你自己真正是愚痴。你不守佛的戒律,虽然来见我,也等于没有见一样的,因为你心不真,没有诚心,不持戒律。”

由这一件事看来,不论你是在佛的面前,或者不在佛的面前,只要你依照佛的戒律修行,那就是见佛;你不依照佛的戒律修行,即使你是在佛的旁边,也等于没有见佛是一样的。

第三十八章.生即有灭

佛问沙门。人命在几间。对曰。数日间。佛言。子未知道。复问一沙门。人命在几间。对曰。饭食间。佛言。子未知道。复问一沙门。人命在几间。对曰。呼吸间。佛言。善哉。子知道矣。

佛问沙门:佛故意设一个问答,这问题本来佛不需要问旁人,并不是连佛都不明白,想要问问其他的沙门,好令自己明白,不是的!因为佛知道,人不知道人命有多长的时间,所以佛就问一个沙门说了,人命在几间:你说人命有多长的时间呢?有几许的时间呢?对曰,数日间:这沙门就对佛说,大约人命几天就会死了,不是很长的。佛言,子未知道:佛就对这沙门说,你没有明白道,你还不懂啊!

复问一沙门,人命在几间:又问另一个沙门,人这生命有多长的时间?对曰,饭食间:这沙门就对佛说,在吃顿饭的时间里,人的寿命就会没有了。佛言,子未知道:佛对这个人说,你还没明白道啊!

复问一沙门,人命在几间:佛又问另外一个沙门,人命在几许的时间会没有了?对曰,呼吸间:这人对佛说,人的寿命就在呼吸之间。佛言,善哉,子知道矣:佛对他说,真是好得很!你是明白道了。

以前在印度有一个国王,他相信外道,因为外道修种种的苦行,有的持牛戒,有的持狗戒,有的以灰涂身,有的睡钉子床,修种种瑜珈的苦行。相对地,在佛法里,比丘修道是很容易的,不修这种种的苦行。所以这国王就问佛的弟子说:“我相信外道所修的这种种苦行,可是他们还都不能断淫欲心,那么比丘这么随便,这淫欲心和烦恼,怎么能断呢?这根本就断不了的!”

有一个法师就答覆这国王说:“你可以在监狱里提拿一个应该处死的人来,对这人讲:‘我给你一碗油,你用两手拿着,在大街上游行。你游行市街时,如果洒了一滴油,就把你杀了;如果一滴油也不洒,回来就不杀你,把你放了。’那么这时候,你可以预备一些奏音乐的美女,在市街上奏音乐。等这个应该要死的人游完了街,你看看他这油洒了没洒?如果他的油洒了,当然就要被杀了。若一滴也没有洒,你问他在这街上都看到些什么?看他怎么样说!”

国王就照样办了,提出一个应该被杀的人,就对他说明白:“本来今天应该把你杀了,但是现在我给你一个不死的机会,怎么样呢?你必须去游街。游街时,我给你一碗油,你用两手端着,这油若是一滴也不流出来,不洒出去,那么回来就不杀你。若是洒了一滴油,回来还是照常把你杀了,你去试一试!”

于是,就这么样做。市街都游完了,回来一看,碗里边的油果然一滴也没有洒。国王就问了:“你在这市的大街上,看见过什么?听见什么?”这犯罪的人说:“我什么也没有看见,就只看见这油,我时时刻刻都保护这油,不教它洒了。我除了看见这碗里的油,旁的什么也没看见,什么也没听见。”

国王就问法师说:“这是什么道理呢?”

这位法师就告诉他:“这就是譬如出家的沙门,他因为看这生死的问题事大,所以他没有时间来生淫欲的念头。他想要了生死,就好像那要死的人,如果流出一滴油,有了一点烦恼,那他就死了。出家的沙门也就是这样子,为什么他能断淫欲呢?就因为他把这生死的问题看重了;外道为什么不能断淫欲呢?就因为他不明白生死,不懂得这个生死是一种大的事情,所以他不能断淫欲。”

我们修道为什么淫欲心不断呢?也就因为你没有真正地认识生死无常就来了。你若知道生死无常就要来了,就没有时间来打淫欲的妄想,没有时间生这种淫欲的烦恼了。

第三十九章.教诲无差

佛言。学佛道者。佛所言说。皆应信顺。譬如食蜜。中边皆甜。吾经亦尔。

第三十九章是教人明白一切的佛经都应该信受,不应该有分别大乘、小乘、顿、渐,或哪部经要紧,哪部经不要紧,生出这么多的分别心来。

佛所说的经典总起来说,不超出权实两种,权教也就是为实所说的,为实才说权教。权教要是再把它说详细了,就是为的显出实教来,所以权实是不二的。学佛法的人不应该分别什么大小乘,所以我在洛杉矶对那位泰国比丘说:“本来佛法没有大乘、小乘这么多分别。因为在佛教里出了一些个执着的弟子,不想真正学佛法,所以就分大、分小,在佛教里做佛的一个不孝顺弟子,也就是这个道理。”

佛言,学佛道者:佛说了,各位学习佛道的人, 佛所言说,皆应信顺:佛所说的这些经教都应该信受,不应该有分别心。

譬如食蜜,中边皆甜:就好像吃蜜糖一样,蜜糖中间是甜的,边上也是甜的,所以中边皆甜。 吾经亦尔:我所说的经典也都是这个道理,都是为实施权,开权显实,要教化众生皆共成佛道。

第四十章.行道在心

佛言。沙门行道。无如磨牛。身虽行道。心道不行。心道若行。何用行道。

第四十章说明白了人修道是在这个心,而不在形式上。你心若不在道上,只是注重外边表面的工作,那就和拉磨的牛一样──推磨的牛推来推去,一天一天地在这儿推,也走不出去这磨坊。

佛言,沙门行道,无如磨牛:佛说,比丘修行无上道,不要像推磨的牛那个样子,在磨坊里磨来磨去,磨去磨来,都是在磨坊里走,走不出磨坊外。身虽行道,心道不行:你身虽然在表面上修行这个道,在外表上又拜佛、又念经、又持咒,但是心里不做这些工作,不注意这些修行。心道若行,何用行道:你心里若真能修道的话,专一修道,在那儿不打妄想,你能常常在这定中,那你就是不修道也可以了。

这就言其你能把你的心降伏住,心里若是不打这淫欲的妄想,那是降伏其心了。你若尽打淫欲的妄想,外边虽然装模作样的,好像很老实的一个人,但里边很不老实,心里头尽打淫欲的妄想,那就是外边怎么样好,也没有用的。

所以修行要注重在这个心,你降伏其心了,那你很快就会证果;若不降伏其心,尽打淫欲的妄想,那就像牛推磨,在那儿磨来磨去,很辛苦的,但是也跑不出这个磨坊。

第四十一章.直心出欲

佛言。夫为道者。如牛负重。行深泥中。疲极。不敢左右顾视。出离淤泥。乃可苏息。沙门当观。情欲甚于淤泥。直心念道。可免苦矣。

第四十一章是佛告诉人,要直心修道,直心思惟道,要以念念想要出离这情欲,作自己的目的。情欲也就是淤泥,要出这淤泥。

佛言,夫为道者,如牛负重:佛说,我们大众啊,来修道的这些人,就好像牛身上拖着很重的东西, 行深泥中:走到很深很深的泥里边,拔不出腿来。这条腿拔上来,那条腿又陷下去了;那条腿拔出来,这条腿又陷下去了。 疲极,不敢左右顾视:这条牛疲倦到极点了,却连向左右看一看都不敢。出离淤泥,乃可苏息:等到出了这淤泥之后,才可以稍微松弛一点,稍微轻松一点。

沙门当观,情欲甚于淤泥:出家的沙门──比丘、比丘尼──应该观想,情欲的这种欲心,这淫欲的念头,比淤泥还厉害。 直心念道,可免苦矣:你要一心一意,只有一个直心来思念修道,才能免去淤泥陷溺的这种痛苦。

所以我在洛杉矶对人讲,教他们好好地持戒。把情欲都停止了,不要抽烟、不要喝酒、不要吃毒药,就是这样讲得很短的。

还有他们在那儿烧头上的戒疤,那真是比在地狱里的火山地狱都痛苦的。他们也不会烧戒疤,用纸把那香粉卷起来,卷得好像一条香烟,放到头上来烧。烧的时候,它这东西点着了一下,又不着了;点着,它又熄了;熄了又点。一个人烧两个戒疤,或者烧三个,大约最少要用三百根火柴,用好几百根火柴。划了,点;点了,灭了;再划了,再点。光是烧戒疤的时间大约就有一个半钟头,用了那么多的时间,统统也没有烧几个。我一看!啊,两个、三个、五个、六个、七个,统统只烧七个戒疤,是不是啊?只有七个,七个烧了有一个半钟头。

在这儿我们烧戒疤,是用香焙成香炭点着。你们焙得已经都不太好了,点的是生香,因为没有把它焙成香炭,就用那生的香,所以把人烧得很辛苦的。有一个做律师的,烧得咬着牙:“哎呀!哎呀!哎呀!”念阿弥陀佛也念不出来了;有个女的烧得就流眼水,和我这个弟子差不多。那天的香炭焙得不太好,就烧得痛得很厉害;若焙得好,这香很快很快就烧过去了,烧过去就不那么痛。

这是我在那儿看见的情形,看他们真是很外行。然后有一个人说越南都是那样子的,我不相信越南是那个样子。在越南或者和尚都不烧戒疤的,他们看中国和尚烧戒疤,也来烧;但又不知怎么烧法,他的想像中大约就是拿香粉,用纸把它卷上来烧,其实完全不是的。

第四十二章.达世如幻

佛言。吾视王侯之位。如过隙尘。视金玉之宝。如瓦砾。视纨素之服。如敝帛。视大千界。如一诃子。视阿耨池水。如涂足油。

这第四十二章,最后说明了佛平等观察一切诸法,破一切众生的这种执着。

我们人间一百年,在忉利天只是一昼夜;这娑婆世界的一个大劫,在极乐世界也只是一昼夜。所以我们一切一切没有什么是真的,都是虚妄的,所以佛言:佛才说──

吾视王侯之位,如过隙尘:王,是国王;侯,是诸侯。诸侯就是比皇帝小一点的,皇帝就譬如总统,诸侯就譬如省长,这都是很尊贵的、很高贵的。可是佛看这国王和诸侯的地位,就好像空隙中的尘那样,它是没有什么价值的,没有什么可执着的,所以说就像过隙尘。

视金玉之宝,如瓦砾:看金子和玉石这种宝贵的东西,就好像看瓦砾,破瓦似的。房上的瓦坏了,就叫瓦砾。视纨素之服,如敝帛:纨素之服,就是最美丽的这种衣服。但佛看它就好像烂棉花一样,没有什么可以执着的。

视大千界,如一诃子:佛看这三千大千世界,就好像一颗诃子那么大,诃子是很小的一个东西。

(编按:诃子是诃黎勒树的果实,如橄榄大。)

视阿耨池水,如涂足油:阿耨池那里的水本来是很多的,但是佛看见这水,就好像擦脚的油那么多,不是很多的。

这些道理说出来,就是教人离开执着,不要看什么都看得那么认真,那么执着;你一执着,一放不下,那就不会成就道业。

佛言。 视方便门。如化宝聚。视无上乘。如梦金帛。视佛道。如眼前华。视禅定。如须弥柱。视涅槃。如昼夕寤。视倒正。如六龙舞。视平等。如一真地。视兴化。如四时木。

天上所用的一切器皿,都是用七宝所造成的。七宝就是金、银、琉璃、玻璃、砗磲、赤珠、玛瑙。在极乐世界,地都是黄金所成就的。在弥勒菩萨成佛的时候,就连我们这个地也都变成琉璃,但是我们现在这是瓦石成的地,所以是很粗的。那么所有一切万事万物,你看它是好,它就会是好;你想它是坏,那么就随心所变。一切一切都是唯心所现,在你自己这个真心里所现出来的,所以你就不要被虚妄所迷住。什么是虚妄呢?一切外相都是虚妄的,唯有你自己的本性那才是真实的,所以人不要执妄迷真,执着这个妄,把真的都忘了。

佛说了方便门,这方便门是诸佛所设出来的三乘法门,有声闻、缘觉、菩萨这种的方便法。众生若依这种法修行,就能证果,能成佛。在佛来讲,这方便法就是为实施权,为实法来施权教。所以佛说像化宝聚,是变化的一种宝聚。

在无上乘而言,佛看这无上乘,无上乘本来是真实的,可是啊!也是众生自性里头本具的一种理,没有在众生的心外边,都是在众生的心里边,所以才说“圆满菩提,归无所得”,菩提圆满了,就什么也没有了。所以佛看这无上乘就像梦里头的金帛,在梦里头的这些金银,本来都是虚妄的。

所有一切的佛道都是对凡夫来说的,若没有凡夫,这佛道也就没有用了,所以才说无为。这无为法无起灭,也没有一个生起,也没有一个寂灭,不是实在的,不实如空华。所以说,佛观佛道像空中华。

再说须弥山,它是超出大海的上边,无论什么风浪,也不能漂动它。那么,人修禅定要有一种定,就好像须弥山这么不动。即使是说须弥山,也没有什么真实的法可得,不过就是举出一个譬喻而已。你真要是证得果了,把一切也都空了。所以才说──

视方便门,如化宝聚:佛看这为实施权,开权显实的方便法门,如化宝聚,就像变化的宝贝聚到一起。

视无上乘,如梦金帛:看无上的大乘法,就好像在梦里看见的金银财宝一样。

视佛道,如眼前华:佛观想这佛道,就好像眼前华,没有真实的。

视禅定,如须弥柱:视禅定,就好像须弥山,出于海而不摇动是一样的。

视涅槃,如昼夕寤:看涅槃的法门,就好像白天、晚间都醒着,没有睡觉似的。

视倒正,如六龙舞:视颠倒和正等,就好像六条龙那么乱舞是一样的。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这六根,你一颠倒,随着六尘境界转,那就好像六龙舞。

视平等,如一真地:看那平等法门,如一真地,这是真实的地。

视兴化,如四时木:佛看看兴化这个佛法,弘扬佛法,就好像四时的树木,到春天,它就生出来;到夏天,它就长;到秋天,它就落叶;到冬天,它又枯槁了,和四时的木是一样的。所以,要兴隆佛法也有一个时候的。

佛这种说法,就是教人不要执着一切,凡是有所执着,就不能得到人空、法空。人空,把人也没有了;法空,把法也没有了。

本来在一般凡夫来看,人也不空,法也没有空,这是有人、有法。可是你若是想证果,到圣人的果位,必须要把人也看空了,法也看空了。这样,人的执也没有了,法的执也没有了。这两种执着没有了,就破一切的执着,得到一切的空理,所以人也空了,法也空了。你人若不空,不能证圣果;你法若不空,不能得到圣人的智慧。

所以佛说这一段文,是教人把一切一切妄想执着都要放下。你能都放下了,就得到真正的自在;得到真正的自在,那也就是得到真正的自由了。得到真正的自由,你愿意活着就活着,愿意死就死,来去自由,行动自由,一切一切都得到自由了,这是真正的自由,不是皮毛上的自由。

▲Top

法界佛教总会 . DRBA / BTTS / DRBU

经文上一页目录




 

返回首页 | IT类考试 | 外语考试 | 考官信息 | 准考证号 | 拼音查询 | 在线考试 | 招生简章| 网站声明 | 隐私安全 | 内部事务 | 佛教典籍 | 新闻资讯 | 联系我们

CopyrightΘ1999-2023 zgksrz,All Rights Reserved 职业技能培训服务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:11035096号